【直播】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充分发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对我国技能人才技能水平提升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更好的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于2021年5月21日上午10:00-11:00召开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中国网
05-21 11:29

刚才,汤涛副部长充分肯定了五位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以更坚强的决心,更有效的举措,更奋发的作为,发挥好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推动技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国网
05-21 11:06

同志们、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在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办这次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刚才5位同志作了精彩的报告,分享了他们各自学习技能、提升技能到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感人故事。他们的报告朴实感人、催人奋进,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技能事业追求。在他们身边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感受到积极向上、追逐梦想、奋斗无悔、为国争光的责任担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技能可以改变命运、技能可以成就梦想。

我国自2010年10月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连续参加五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获得36金、29银、20铜和58个优胜奖,从最初的实现奖牌零的突破,到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再到问鼎世界技能之巅,荣登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参赛成绩一届比一届好。2019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向参赛选手和从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祝贺,并对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胡春华副总理亲自接见代表团全体人员,出席参赛总结大会并致辞。去年12月,我部创新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胡春华副总理出席大赛开幕式,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并宣布大赛开幕,36个参赛代表团的2557名选手同台竞技,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打响了国赛品牌,对推动构建我国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推进技能人才工作更好发展发挥了重大引领作用。

新时代呼唤更多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职业技能竞赛这个舞台上,参赛选手不受身份、学历、资历等限制,只要拥有一技之长,都能一展身手、脱颖而出。他们之中,有的通过参赛获奖不仅实现了脱贫,还实现了致富增收,更圆了自己的技能梦想;有的虽然与奖牌失之交臂,但通过参赛找到了差距,坚定了钻研技能的决心和信心。专家、教练、翻译等工作人员与选手并肩战斗,每一份成绩背后都倾注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也是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同志们,同学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了重要的安排部署,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高质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各级人社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做好技能人才工作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奋力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引领技能人才工作。要主动围绕本地特色经济、产业发展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注重把举办各类综合性的大赛与国赛、行业赛、专项赛等统筹起来。要不断完善政策制度,推动竞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创新探索活动载体,提高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为职业技能竞赛注入新的内涵,实现“量变积累”到“质的飞跃”。

二是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工作。要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为契机,推广职业培训券,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要按照“谁使用、谁培训”的原则,支持引导企业围绕生产经营、技术革新需要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把生产车间打造为实践“课堂”,增强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三是要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地位待遇,大力营造技能社会的氛围。要大力宣传表彰技能人才先进典型,大力培育技能明星、职业英雄,让更多“一技绝尘”的技能人才出彩,不断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认同感,引导更多青年选择走技能成才之路。要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实,不断提升技能人才收入水平,让大家尝到学习技能的“甜头”,看到技能成才的“奔头”,铆足提升技能的“劲头”。要拓宽技能人才上升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打破技能人才成长进步的“天花板”,使技能类职业成为受尊重、有吸引力、有发展前途的职业,让技能人才“立前排”“站C位”,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同志们,做好技能人才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谢谢大家!

中国网
05-21 11:05

谢谢于婷婷老师。

刚才,五位同志讲述了各自参赛经历、奋斗历程、思想感悟,他们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故事让人感动、催人奋进。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汤涛同志讲话。

中国网
05-21 11:0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女孩、一个初中毕业步入社会的打工妹、一个打工失败立志技能成才的青年人,一个在国赛舞台上展示风采的技能人、一个执着于技能报国的技工院校教师,我叫于婷婷,来自河南郑州财经技师学院,是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金牌获得者。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人生路口,我坚信技能一定能够成才。我出生于河南的农村,家里并不富裕。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常年外出打工,我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留守儿童。中考失败后,我不想上学,就到城市里打工,挣点钱,贴补家用。因为没知识没技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我被迫换了几份工作。打工的煎熬和失败的痛苦,让我意识到,只有学到一身的本领,才能让自己今后的生活更美好。而我从小就很羡慕酒店里穿着制服的服务员,彬彬有礼的优雅气质让我着迷。2014年8月,我进入到郑州财经技师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入校之初,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但由于荒废了一年多的学习时光,自己在专业学习上有很大的差距。我担心自己学不好,没有信心,甚至有了再次放弃学业,继续打工的念头。而奶奶给我说:“我家婷婷心灵手巧,你还是上学吧,上学才有出息,有出息才能嫁个好人家。”老师给我说:婷婷呀,漫漫人生,在于拼搏,只有努力,才能出彩。于是,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下决心再努力一次。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再输,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在专业学习上花更多的时间,在技能钻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成绩赶了上来,技能有了明显的进步。幸运总是眷顾努力的人,我刻苦学习的精神、钻研技能的劲头,吸引了老师的注意,我被选为全省技能大赛的选手。第一次参加河南省技能大赛,我获得了一等奖。这使我信心倍增,进一步坚定了技能成才的目标。

磨练技能,打工妹一样大放异彩。毕业之后,我选择了留校任教。于是,我从技工院校的一名学生变成了一名教师。2020年,经过层层选拔,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机会摆在了我的面前,我信心满满,发誓要通过更刻苦的训练,力争在国赛舞台上展现最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技能。备赛中,我把日常教学与备赛训练有机结合,做到高标准教学与精细化训练相互促进。时时刻刻,践行工匠精神,把每一个技术要领在千百次地训练中反复检验,每一项技术标准都要花费最大的耐心反复琢磨,每一次全程模拟都力争做到最精确的尺度。从开场到退场,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从入场到收尾,每一个环节力求恰到好处。疲倦的时候,坚持;枯燥的时候,坚持;酷暑的时候,坚持;严寒的时候,我还在坚持。我咬牙坚持,只为做到更好,做到无可挑剔。去年12月10-13日,历经三天的激烈角逐,我在餐厅服务国赛竞选项目上终于登上国赛的最高领奖台。这是多年勤学苦练的结果,是日复一日汗水的回报。

立足岗位,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从赛场归来,我平复了夺冠后的欣喜,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停滞不前,要继续以一颗平常心做好教学工作、提升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上,一丝不苟;在技能钻研上,精雕细琢。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尽全力把自己掌握的技能,传授给每一名学生;要用我的经历引导青年学生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还要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一定要坚信技能可以成才、可以让人生更精彩,练好技能一样可以报效祖国。这是新时代给予我们技能工作者的大好机遇。

这就是我成长的故事。这一路走来,七年的时光,改变我人生命运的,是技能;给予我自信的,是技能;成就我梦想的,也是技能。如果不是选择了技能成才这样一条路,也许我的人生,会和大多数的农村打工妹一样。正是这个美好新时代,给了我改变命运的可能;正是技能成才这条路,给了我改变命运的力量。我愿意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绽放青春光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中国网
05-21 11:03

谢谢陈晓曦老师。

去年成功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全国性、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来自河南的于婷婷凭借刻苦钻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获得餐厅服务项目金牌,实现了农村打工妹的技能成才梦。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河南省技术能手、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下面,请河南省郑州财经技师学院于婷婷老师作报告。

中国网
05-21 10:4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叫陈晓曦,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我是一名研究世赛、服务世赛的研究人员。我还是一名金牌翻译,参加过3届世赛,累计获得过4枚金牌。我和年轻的选手们既相同也不同,我今年49岁了。在我14岁那一年,我是一名光荣的技工学校的学子,17岁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三线企业技术工人。21岁的时候又是一名选手,参加过当年中国探索世界技能大赛的先驱,我是一名当年的选手,参加过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参过赛,获过奖,获得国李鹏总理的接见。

学习技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读技工学校?说来惭愧,我的初中学习成绩非常差,多差?就是一名妥妥的“学渣”,初中留过级,成绩还是上不去,老师们对我无可奈何,父母更是为我操碎了心。初中毕业的时候,我面临的选择就是复读考高中?还是读技校?甚至就这么在家呆着?所以,我选择了技校,学的是钳工,入学之后,我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老师们对我很好、专业课我都能听懂,技能我一学就会,还动不动考个全班第一。

就这样,读技校、学技能,少年的我做到了我都不敢想的事情,从此开启了我人生新的一扇大门。

苦练技能,可以让自己更好、更高、更强。

1993年,我21岁,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年的11月,我们百余名获奖选手汇聚北京,先是在人民大会堂开表彰会,又来到中南海紫光阁,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我们。

比赛结束,我有幸进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习。我和其他选手同学一起,补习文化课、学专业课、学英语,全面赶上,多次获得奖学金,成为了我国的第一批“本科+技师”毕业生,又因为成绩优异毕业留校任教。随后,我又完成了硕士的学习。我现在是一名既懂理论,又有技能的“双师型”大学教师,一名副教授。

技能学习适合像我这样的人,找到自己喜欢的技能,练起来、学起来、用起来,有一天,你因此成为有用的人。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

运用技能,可以参加对外援助、报效祖国。

我自己在非洲累计工作过5年,参加过两次技能相关的援外工作。

2000年,我来到埃及,尼罗河畔的沙漠,我国援建的职业培训中心车间、近百台趴窝的机床设备,堆积如山的备件和配件,真是着急啊!埃及同事们懂理论的都不会动手,能动手的只会换保险丝。没办法,我们只能从磨钻头、机床操作等最基本的环节开始培训。白天上班上课,晚上修机床。没日没夜的几个月之后,所有设备都被我们修好了,这个中心开始正常运作。我们的工作精神深深感动了埃及同事们,工作结束要回国的时候,他们非常舍不得,说:“你们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啊?!”临走的时候,他们依依不舍,抱着我们痛哭,开着汽车追着我们送出去好远。

2008年,我又来到埃塞俄比亚,负责对外职业教育援建项目。非洲的自然环境,疟疾、艾滋病、跳蚤…,一直和我们相伴,我既有过在夜间的马路上和土狼群面面相觑的偶遇,也有过面对当地歹徒的枪口的险境,吃的苦、受的罪,三天也说不完。但是,为了祖国的嘱托,为了项目的顺利完成,我坚持了下来。最终,这个项目取得了成功,对当地来说,目前成为当地培养职教师资的唯一的最高学府。对我国来说,是我国目前水平最高、成体系的对外职业教育援建的空前绝后项目,后来,依托这个项目,还成功建立了一所孔子学院、一所鲁班工坊。非洲的工作让我认识到以技能为载体可以有效开展对外援助,配合实施我国外交战略,国家荣誉高于一切,再苦再难只要坚持,困难总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发扬技能,可以助力中国代表团争金夺银。

2012年,我从非洲回国,加入了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当年的选手,从前那个少年,我回来了!

2015年巴西圣保罗第43届世赛,我担任翻译来到了焊接项目团队,我和专家、教练、选手们一起,一雪前耻,勇夺本应属于我们的那一枚金牌,助力我国实现在世赛舞台上金牌零的突破。

2017年到2019年,从阿联酋阿布扎比到俄罗斯喀山,从餐厅服务项目到车身修理项目,我和不同的专家、教练、选手们一起,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3届世赛,每届我工作过的项目团队都获得了金牌,我可谓是一员“福将”。

展望未来,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将来。

我,只是技能人才工作战线上的普通一员,我国参加世赛的历程中一个小小的缩影,更多的他们,比我更刻苦、比我更辛苦,他们没有站在这里,他们甚至不为大家所知道。回想起我在各个项目团队的日日夜夜,我们互相学习,忘我工作,是知识就掌握它,是技能就精通它,是机会就抓住它,是困难就打败它!为了技能人才工作大发展,为了实现技能强国、制造强国,不懈奋斗,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去年,是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10周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明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我们要大力推动我国的技能水平和参赛水平不断攀升,教育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技能学习、技能竞赛,为众多技能人才工作多做贡献,要为上海中国世赛的成功举办贡献我们的力量,推动世界技能运动的不断发展。

最后,我想对技工院校的同学们说:技能彻底改变了我,只要你们努力,技能也将彻底改变你们的人生,目前我们生在一个技能人在发展的黄金时代,党和国家高度,技能让我们承担起历史使命和责任,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为尽早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努力奋斗,有技能的人生更精彩、有技能的祖国更辉煌,让我们一起挥洒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加油!

中国网
05-21 10:46

谢谢石丹老师。

世界技能大赛不仅是选手们激烈角逐技能的赛场,也是国家之间翻译实力比拼的阵地。陈晓曦是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的一名老师,从技校毕业生到大学老师,从青奥赛选手到世赛翻译,他先后参加三届世赛不同的项目,支持和保障相应选手累计获得了四枚金牌,是选手背后的金牌英雄。下面,请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陈晓曦老师作报告。大家欢迎。

中国网
05-21 10:3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石丹,是杭州市运河技工学校的一名美发专业教师。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技能成就人生,我感恩于这伟大的新时代,感恩于创造这一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满怀井冈山精神,我就是那个来自于革命老区的小姑娘。

我生长在革命老区江西鄱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滋养着我的精神血脉。儿时的家乡并不富裕,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成了多数年轻人的第一选择。初中毕业,我没有考上心仪的高中。如果不是父母坚持要带我外出求学,我可能也会像其他同学一样,打一份零工,谈一场恋爱,早早组建一个自己的小家庭。

2013年的夏天,我随父母来到杭州。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我读书的学校,就在京杭大运河边上。选择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最初的打算是学一技之长,能养家糊口。非常有幸,在这里我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国家级美发技能大师吉正龙,是他和学校引导我走上了专业精进之路。

在与行业前辈的交往中,我逐渐认识到:美发不仅是谋生的技术,更是美业人追求精湛,锤炼为人民服务过硬本领的职业价值所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如今的美发行业如初升旭日,朝气蓬勃。我要向前辈看齐,凝练初心,精益求精,将这不起眼的“毫发技艺”打造成超一流的“顶上功夫”,让世界为之瞩目。

技能大赛,让我走向世界广阔的大舞台。

2016年,我如愿入选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国家队。但由于心理压力过重使我发挥失常,无缘阿布扎比。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的阴云中。江西老表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精气神,以及我的心理专家邬迪剑老师的耐心疏导,让我重拾信心走上了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新征程。

战略上可以藐视对手,战术上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是与时尚风潮结合最为紧密的赛项之一。服务意识、创新思维、审美能力、专业功底,缺了哪一项都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赛前拉练,我们去了新疆,就是因为当地模特的发质及大胡须都和俄罗斯当地模特十分相似。再加上他们习惯说维吾尔语,陌生的语言环境恰好与比赛现场极度相似。每当看到训练场上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我的眼眶总会微微湿润。我深深明白,站在赛场上我就是中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边有一流的技术团队,我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我无所畏惧,我只要让自己做到最好!在赛场上,我严格按照专家教练的要求,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去拼,并克服小腿抽筋和左手腕腱鞘炎复发等伤病,咬牙坚持,再坚持!我坚信,我一定能够登上领奖的舞台。

在从喀山回国的飞机上,望着窗外广袤的祖国大地,我不禁热泪盈眶。是伟大的祖国成就了我美好人生,我要用百倍的努力回报她!用技能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这就是我今后的使命!

责任担当,教我实现人生新价值。

2019年9月,我回到母校,站上三尺讲台,走上了传道授业的从教之路。为师不易。除了美发技术,我对教育知之甚少。于是我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多听课、多尝试,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课余时间,我喜欢把自己关进工作室里,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对着头模试讲。仿佛它们就是我的学生,我能感受到它们会对我发出会心的一笑。

2020年春节爆发的疫情,打乱了我专业教学和训练备战选手的节奏。我意识到,在家国危难之时,我必须要有所担当!大年初三,我独自一人回到了杭州。虽然不能去一线抗疫,但我能用美发技能为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警务工作者们送去温暖与支持。在完成自我隔离观察之后,我就和吉大师以及世赛教练团队的伙伴们启动了助力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杭州多家医院、多个社区、机场安检、高速路政、交警巡警大队,都留下了我们剪发的身影。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个多月时间里,女将居多的志愿团队为上千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送去温暖。服务时,我们尽可能把速度放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就是想让他们能舒舒服服地多休息一会。

去年夏天,我有了新头衔:杭州中华职教社技能扶贫形象大使。“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职教社的组织下,我们先后来到贵州和甘肃支教。通过技能培训,让当地更多的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凭技术实现脱贫,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习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贫困地区整体步入小康”的时候,我暗暗为自己点赞:真棒!石小丹,你又做对了一件事!至今,我还保持着和扶贫学员的联系,只要他们有技术问题,我都会第一时间通过视频连线进行指导。

今年,站在国家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一名青年技能型人才,我更加忙碌了!教学、训练、公益、扶贫,每一件事我都干得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因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通过党史学习,我明白了:光阴的故事是有力量的。它教会我们读懂这样一个道理:拥有梦想,勇敢选择,怀揣技能,才能披万棘而愈韧,挫千难而更睿。

我是石丹,我将牢记自己的使命,奋力向前,以技能成就更美好的新时代!

中国网
05-21 10:34

自2014年起,美发项目选手石丹,坚持不懈、刻苦学习训练,5年磨一剑,辛勤付出终得回报,斩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获奖后的石丹热心公益,积极用技能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请来自杭州市运河技工学校石丹老师作报告。大家欢迎。

中国网
05-21 10:15

大家好!我是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获得优胜奖的邹彬,现任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把技能的青春绽放在奋进的新时代》。

大家可能想不到我的第一张奖状,是用砌刀砌出来的。

我出生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农村,是典型的农家子弟。因为父母一直在工地上做泥瓦匠,我从小就是个留守儿童,跟着爷奶奶长大。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读书没动力,初中没毕业我就辍学了。在一个尴尬的年纪,跨进了社会,让我叫寸步难行。

用工单位不愿收,自己又没有过硬的手艺,只好跟随父母在工地上的厨房帮忙。每次忙完后,我有时也会去工地上看工友们砌墙,帮他们打下手,和泥浆、提灰筒,偶尔也拿起砌刀“练练手”,开启了我与砌筑的不解之缘。

“读书少,要想不饿肚子,就必须有一技之长。”父亲朴素的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一有空,我就跑到砌墙的老师傅那里偷偷学习,趁着大家吃饭的间隙,拿着砌刀去现场练习,慢慢就熟悉了砌墙这门手艺。

2014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中国建筑五局举办的“超英杯”砌筑技能大赛,竟然一举获得青年组冠军。虽然读书期间从没拿回过一张奖状,但人生的第一张奖状同样给了我极大的鼓舞。父母的肯定、工友们的赞许,让我非常自豪,也让我坚信“砌墙,也能砌出精彩人生”。

我最大的骄傲是代表祖国实现“零突破”。

自从第一次获奖后,我的砌筑技艺有很大提升。我知道,这离不开湖南省各级人社部门的悉心指导,我也获得了更多比赛的机会,一路过关斩将,层层选拔,顺利加入了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集训期间那些日子历历在目: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9点,从理论知识学习到技能操作训练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节假日也不例外。大赛前夕,我通过量身定制的“魔鬼训练”,才发现自己读书少,理论差,看图测算很费劲,几何图形辨不清,专业书籍读不懂。当时的我,甚至想到弃赛,可是,从湖南走出来的全国冠军,绝不能没上战场就认输。为弥补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我主动要求加大训练强度。从理论知识学习到技能操作训练、从体能训练到脑力训练,一个人对照图纸将一堵墙砌了拆、拆了砌,把每一面墙做到极致。

最终,我拿到了唯一一张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的入场券,并实现了这个项目“零突破”。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也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红”。那一刻我对工匠精神又有了另外一种认识,“要用十足的韧性接受挑战,要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极致”。后来我不但被中建五局破格录取为项目质量管理员,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而且还在2018年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这时开始,我感到“砌筑”对我来说不再只是吃饭的工具,而是一副“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沉甸甸的担子,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信仰和传承。

能为中国产业工人代言,就是我的使命。“我们要弘扬工匠精神,国家需要技能人才,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看是否出类拔萃。”这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说的,也是我作为一名基层一线代表的履职底气。

首次参加全国“两会”前夕,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这时,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的苦训经历成了最好的教材,我告诉自己: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没有人社部门提供的系统培训,我可能仍然只是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农民工。而今,有幸到了这样更高的平台,我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关注并激励更多像我这样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于是,我在“两会”上相继提出关注产业工人群体、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等建议。

对于“两会”上的建议,我陆续接到了相关部门的反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我不断出席比赛,担任评委,接受采访,发出呼吁:所有的青年产业工人,都可以像我这样通过技术技能成就人生梦想。

去年9月,我更是有幸在长沙向习近平总书记当面汇报“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希望能引导和推动更多劳动者学技术、提技能,打造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劳动产业大军。总书记对我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也是状元啊!”作为一名普通建筑工人能得到这样高的肯定,我心里一直都是美滋滋的,更加真切感受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正是有了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才成就了我。我也将更多地履职尽责,支持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兄弟姐妹们,把技能的青春绽放在奋进的新时代!

谢谢大家。

中国网
05-21 10:10

谢谢宋彪老师。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获得者邹彬是一名“95后”,他从一名普通泥瓦匠做起,经过勤学苦练,实现了中国在世赛砌筑项目奖项上零的突破。从农民工到大国工匠,从小山村到人民大会堂,邹彬发挥新生代工匠精神,用技能打造他的“砌筑人生”。不仅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还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下面,请来自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湖南分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同志作报告。大家欢迎。

中国网
05-21 10:03

大家好!我叫宋彪,是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技能改变人生 技能成就梦想”。2017年,我参加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夺得金牌,并荣获全场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大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与感悟体会。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从小我就喜欢拆东西,经常拆掉父母给我买的玩具。但和大多数孩子不同的是,我会想方设法把拆散的玩具复原。你知道么,对当时的我来说,能把拆散的东西装回原样对当时的我来说可是最大的褒奖。年幼的我也爱看电视,但我更爱跟着爸爸妈妈去工厂,看工人们加工各种零件,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细细回味,原来那时便有一颗“技能梦”的种子在我心里悄悄埋下。也正因如此,2014年,我放弃普通高中,选择就读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开始了我的追梦之路。依然记得临行前的那个夜晚,父亲郑重地握着我的手对我说:“儿子,去哪里读、去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要忘记你为什么而去”。

进入学校的第一个学期,我各科成绩都很一般,甚至一度有些迷茫。“不要忘了你为什么而去”,就在我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父亲的叮咛仿佛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我恶补理论,我苦练技能,甚至向老师借来实训室钥匙,放学后、晚自习间,自己给自己加练,一直练到整个教学区域寂静无声,这一练,就是两年。2016年,第44届世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我止步省赛第三,没关系,失败就是我的试金石。同年8月,学校又推荐我参加工业机械装调项目江苏省选拔赛,经历过失败,才知道这次机会的来之不易。当时正值酷暑,40度的高温挡不住我挥汗如雨的训练热情;电弧灼伤的痛苦,磨灭不了我对技能成才的向往;赛前的肠胃痉挛,也没有影响我在赛场的镇定从容。从省赛第一,到国赛第三;从涉险进入国家集训队,到逆袭成正赛选手;一路走来我都是追赶者的姿态,但我从不畏惧,因为这些年的勤学苦练已经让我心中的那颗种子绽放成了一朵希望之花,一朵信念之花。

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我参赛的项目共有5个模块,4天的赛期,20个小时的赛程。比赛过程中我遇到了赛场计时错误、标准件故障等波折,在比赛结束前的3个小时,我还被罚掉了半个小时,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想起动员大会上汤部长对我们的鼓励、看到赛场工位上挂着的五星红旗,我冷静了下来,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我代表的是中国,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辱使命。我迅速调整心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操作节奏,发挥出了超越训练的最好水平。厚积而薄发、水到而渠成,我的“技能梦”也终于开花结果。我不仅夺得了赛项的金牌,而且以全场最高分超越所有参赛选手,第一次为中国捧回了阿尔伯特大奖。当我身披五星红旗、接过金牌和奖杯时,我面向观众连声高呼“中国!中国!中国!”。那一刻,是胜利的呐喊,更是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回国后,我在中南海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亲切会见。总理鼓励我们说:“中国青年有匠心,能始终不渝追求卓越,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就大有希望”。是啊,使命虽已达,但初心未曾改。比赛后的我收到了许多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但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母校。很多人问我,那么多大企业为什么不去?因为我要感恩我的母校,母校为我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舞台;我要感谢我的恩师,恩师的汗水与辛勤付出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要让我的“技能梦”继续发光发热,照亮更多青年学子,用技能报国,让技能强国!我从追梦者、圆梦者,现在变成了造梦者,你不觉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么?留校任职后我担任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助理教练,在传授参赛经验与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在心理、生活和体能上对选手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攀登。现在我回归教学,从事技能人才培养。看到技能梦的种子在更多青年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对现在的我来说是最大的成就。全国技工院校的学弟学妹们,我们赶上了一个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新时代,练就扎实的技能本领,同样也可以改变命运,报效祖国,成就人生价值。我相信,只要始终怀揣着最初的那颗“技能梦”,不断传承劳动精神,未来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就在你们中间!技能人才的未来充满希望!谢谢大家!

中国网
05-21 10:00

首先,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报告团成员作报告。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来自常州技师学院的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选手宋彪勇夺金牌,并在1260多名参赛选手中以779分的最高分,摘得该届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参赛选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国家赢得了崇高荣誉。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江苏大工匠等荣誉称号。下面,请来自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智能装备学院的宋彪老师作报告。大家欢迎!

中国网
05-21 09:58

同志们,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报告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充分发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作用,展示先进人物的事迹风采,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推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在主会场出席报告会领导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汤涛同志。

本次报告会报告团成员他们分别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选手宋彪老师;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获得者邹彬同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选手石丹老师;世界技能大赛翻译代表陈晓曦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金牌选手于婷婷老师。

在主会场参加报告会的还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部属各单位青年干部代表共计100余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社厅(局)以及各计划单列市、地级市人社部门、部分县级人社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和有关同志,以及各技工院校广大师生近130万人在各地分会场或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参会。

首先,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报告团成员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