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决赛——工业互联网专题赛决赛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决赛——工业互联网专题赛决赛定于2021年9月26日16:00-18:40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G馆大厅举行。大赛致力于推动全球互联网合作创新,激发互联网创业活力,集聚互联网青年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互联网产业精准对接,为全球互联网共治共荣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中国网
09-26 18:30

提问时间到,现在有请评委老师打分。请10号项目入席就坐。

到此为止,今天的10个项目已全部路演完毕,感谢评委们的精彩点评、在这里要跟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也非常感谢10位创业者们的精彩呈现!

精彩的时间总是这么快,此时此刻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已路演完毕,工业互联网专题赛决赛的最终成绩将会于9月28日的“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颁奖典礼上揭晓,让我们共同期待。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9月28日“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颁奖典礼,我们不见不散!

中国网
09-26 18:24

我们目前的分布大概是政府这一块的营收占到70%,市场30%,我们计划在明年,政府这一块我们会降低,降50%,甚至更低,另一半就是完全市场,以后会越来越低。

中国网
09-26 18:24

再加一个问题,你刚才说到三维家,我们也投资,他们更偏前端,你刚才说4000万收入大概怎么分布?

中国网
09-26 18:24

我们目前主要的客户群体还是在定制板块类的,我们所有的客户都是中低端为主,通过我们云工厂直接连接工厂,可以在中间经销商这个层面帮助我们的消费者降低成本,同时把产业链进行一个打包,可以直接对接给前端的加装公司也好,设计师也好,可以通过我们平台联络浙江省的工厂,通过工厂对接我们的消费者,这也是我们的路径。特别是在具体的业务方向,就是我们的小B和普通的消费者。

中国网
09-26 18:23

我想问一下,你们有没有对市场进行分析,你看你覆盖了百余家家居工厂,有比较大的家居工厂,有小的,有头部的等等,你主要客户的群体是哪些?有哪些应对的措施?

中国网
09-26 18:23

其实是一个设计的公司,主要提供的是设计软件,我们这个平台是接入他们的设计,其次我们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我们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线下的工厂模牌,包括我们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就是对产业进行运营和服务,我们目前合作的产业集群里面的这些企业,所有的产学研、政策相关的落地,我们人员的培训,都是我们来对接的,我们和当地的工厂和企业,我们对它的情况非常了解,他们对我们也非常了解,这也是我们扎根于浙江省家具产业链,为什么有这么优势的地方。

中国网
09-26 18:23

我看了一下,你这个业务和三维家极度的重合,业务的方向,我们跟他聊得很深,你刚才提到跟大家也有合作,中间的边界和合作空间在哪里?

中国网
09-26 18:22

请评委提问。

中国网
09-26 18:20

我们在家居产业,我们发现整个家居工业互联网这块信息化能力是比较弱的,我们非常兴奋能推动4万亿的产业去做数字化的创新。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我们CEO是浙江大学,本科曾就职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5年家居大数据运营经验。联合创始人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剩下的几位主要做技术资源以及落地的执行。

接下来再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将产业进行工业互联,推动产业的发展。浙江省政府2017年推出了产业创新综合体的方案,我们非常有幸承接了6个跟家居行业有关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产值加起来超过千亿。通过产业创新综合体的运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产业资源和产业资源。在我们的平台上,我们对接了1300家工厂的信息库。我们2020年被评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拥有这样一个产业集群的资源,也对我们下一步的产业大脑有了更好的工作支持和投入。

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在传统的家居行业,其实信息孤岛的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从消费者再到我们的经销商,再到我们的生产商,其实都是一个信息的孤岛。中间的信息沟通,其实都是存在着问题,我们希望最终帮助整个产业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案,打造家居行业新工业互联的生态,帮助我们产业进行一个打通。所以这是我们目前出的一个解决方案。

具体我们解决方式就是通过我们共享云设计,我们对接前端主流的一些设计平台,我们和三维家平台建立了数据化的产品库,我们进行一个定单的审核,通过云拆单和APS智能排程系统下发到共享工厂。共享云设计板块,用到了一个算法,叫“巡迹算法”,能够帮助我们前端降低设计和营销的成本。

这个是云工厂,有三部分工艺数据库、生产数据管理、智能生产设备。工艺数据库用四年的时间,深入到家居企业调研走访,我们积累了这样一个工艺数据库,目前涵盖了80%的工艺模块。工艺数据库我们可以做可拓展性,以后我们全国各地的工厂都可以通过在线的接入和配置,只需要半个小时可以以对工厂拆单这块进行优化。通过我们云工厂的模式,我们可以为行业提升的效率,我们首先拆单这个方面,可以提升30%,交付周期可以下降7天,通过工业互联平台的搭建,企业通过进入我们工业互联平台的场景上,每年可以帮助我们这些企业节省50-200万的成本。

目前我们极家云主要的模式分为四块。第一块,自营平台,通过流量的打通,线上线下流量的打通。第二块,政府采购。各地政府每年购买极家云产业运营服务,赋能家居产业,带动区域创新,每年支付极家云数百万元服务费用。第三块,家居制造工厂。将在“浙里办”开通31个企业侧应用场景,对全省家居工厂提供轻部署,高易用的平台,根据场景收取年服务费,每家企业每年收取3-10万不等服务费用。第四块,龙头企业采购。通过工业互联网数据分析,为龙头企业提供周边及相关上下游工厂的产能复杂及其他相关信息,根据采购金额享受供应商分成。

未来我们也会成立现代家具产业大脑数据运营公司,帮助整个家具这一块的工厂进行数字化的改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计划3-5年内上市。总结一下:

1、行业深耕的运营团队。2、家居产业资源数据库。3、政府产业政策导向。4、产业急需解决痛点。5、线上线下流量打通。这个就是我们极家云工厂的优势。谢谢大家。

中国网
09-26 18:20

请9号项目入席就坐。

请10号项目极家云:家居云工厂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8:19

对的,我们通过SaaS化的直接上云可以把成本压到最低。

中国网
09-26 18:19

3万订单是什么,装服务器和网关吗?

中国网
09-26 18:19

我们在数字化这块不追求盈利的,我们是通过整个产业链,您看到的后面的50多台是搓合的服务费。

中国网
09-26 18:19

纺织行业我们很感兴趣,你刚刚说一家3万块钱的硬件成本,50台的硬件收入是吧,你要加很多传感器和摄像头,3万块钱10到100台全解决了。

中国网
09-26 18:18

其实在横向扩展的这块空间确实有限,接下来做的事情纵向进行打通,把整个产业链,从棉花到化纤等到交易,包括成衣全部贯穿,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中国网
09-26 18:18

40%的份额已经占有了,还有空间吗?

中国网
09-26 18:18

数字化这块我们其实入门门槛比较低,每台是100块钱,100多台也就1万块钱,通过SaaS收取20%到30%的续费,这是数字化这块的。订单收入这跟每家工厂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我们还是会选择一些比较符合我们平台需求的客户,进行订单的下发,这块差异会比较大。

中国网
09-26 18:18

一个客户能获得多大的收入规模?

中国网
09-26 18:18

首先是帮助他实现数字化,提升管理和生产能力,才能保证他生产的产品是可靠的。我们是把贸易端和生产端进行打通对接的模式。

中国网
09-26 18:17

机器你帮他管理,业务订单也建立一个通道是吧?

中国网
09-26 18:17

我们的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一般是10到100台,整体每年的营业额在1000万到2000万,是我们的主体客户。

中国网
09-26 18:17

你们的客户是多大规模的?

中国网
09-26 18:17

评委开始提问。

中国网
09-26 18:16

各位评委、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广州致景科技,今天为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纺织云生态解决方案”。最前沿的工业互联网科技与最古老的纺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我国有超过100万台纺织设备是没有实现联网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依然以人工为主,他们规模小,资金少,缺人才,整体的经济力不断下降,有着管理粗放、技术水平落后、供应链分散、经营成本高等痛点,我们如何帮助中小企业重新焕发新生机呢?我们扎根纺织行业多年,通过SaaS技术方式,为企业带来新的订单,我们也引入AI技术为传统的IT进行赋能提升,改造传统的纺织设备,最终构成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工业电子商务,和运营管理四大解决方案,构筑工业互联网技术。

我们扎根纺织行业多年,有三大优势。第一,专业务。第二,专技术。第三,专智能。我们平台的企业半年综合提效达到了5%,那么我们也来看一个视频,这家企业就在乌镇边上。我们用几天时间几万块钱,帮助一家企业从手工时代进入到了工业互联网时代,工厂的订单增加了,品质和效益提升了,损耗和人工减少了。我们为这家企业每年创造效益接近400万元。在改造投入上,我们比传统的IT解决方案成本以及实施时间都降低超过了80%,这在整个纺织行业都是最低了,工厂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平台获得了服务收入,实现了双赢。这只是我们其中的一家企业,在我们的平台有超过八千家这样的企业,各种类型的订单结合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历史大数据分析,我们快速匹配最佳产能,将订单下发至平台。同时我们也会通过我们的物流调度和集中采购的优势,帮助工厂去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互联网的生产模式跟传统的模式相比,生产周期缩短超过30%以上。

在市场份额方面我们覆盖了国内超过40%的制造企业,累计接入织机50万台。这是全国第一的,我们获得了国家部委和协会的高度认可。在商业价值上我们累计为平台内的企业带来了超过100亿订单。在引领模式方面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的引领模式,实现综合的盈利。

纺织是一个万亿级的行业,纺织产业互联网是一个蓝海,作为纺织产业的独角兽企业我们也获得了资本方的高度认可,我们完成了D+轮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

在社会效益方面我们我们帮助中国三分之一的企业实现了转型。与东华大学成立了国内首个纺织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才与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这是我们对社会效益的贡献,我们持续用“科技,纺织,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中国网
09-26 17:57

因为是视频进行的,所以就没有提问环节,时间到了。现在有请评委老师打分。

请9号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纺织云生态解决方案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7:54

用英文通过视频方式参加比赛。以下为部分翻译内容:

我们有一些生产线,最开始我们收到了警报,证明这个工厂或者是车间有机器出现故障了,工人们需要回到技术办公室翻阅手册,找到解决方案,再回到机器那边进行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进一步的检查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话又要回到办公室重新翻阅手册了,问题不可能是只翻页一次就解决的,整个循环需要重复3到4次。极致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这样的方法是非常落伍的,在我们给西门子提供方式方案的时候,我们给他提供了一套系统,收到警报以后维修工人回到办公室查询程序,再接收相应的程序和教程,一次性可以解决问题。

这个方法就能够通过一次性的定位找到解决方案,节省很多人力方面的经费,这样的技术和工作流程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包括工业,包括工厂,还有一些娱乐产业,这样一个工作流程和技术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减少现场干预,提高现场客户满意度等优势,这样的技术是帮助生产线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工人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回到办公室查找相关的设备手册,找到解决工厂里面设备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多次的回到办公室查阅手册,再回到工厂那边解决问题。

但是全新的一套技术平台能够直接收到警报以后维修工人就可以到技术办公室查阅应用程序了,找到了相关的手册和教程以后,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直接就到机器附近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平台上它不是,因为之前的用的是纸质的手册,全新的平台可以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方便很多,首先可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维修工人在维修设备的时候发生的错误,因为我们知道有些设备非常昂贵的,如果维修工人制造了新的问题的话可能会得不偿失。

现在新冠疫情肆虐时刻,可能维修工都不是非常方便到客户的公司去拜访,所以如果能够进行平台上进行下载,统一下载相关的手册和教程的话,客户就能自行的去排查机器的问题在做维修就非常方便。

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通过拍照进行机器识别,获取实时的操作数据,了解到设备是如何工作的。维修工人可以通过在远程观察这个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了解到设备运行的问题,如果说机器识别出来,设备运行不太正常有问题的话,就会发送警报。

中国网
09-26 17:54

谢谢,提问环节结束,请各位评委为7号项目打分。

请8号项目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提供工业维护系统以视频方式路演。

中国网
09-26 17:53

去年就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在几十万,我们现在的项目一单是50到200之间,这么一个规模,因为整个的工厂智能化,我认为是分期的,我们中间来了客户它是分两期,一期是70万,但是二期是10倍的预算。

中国网
09-26 17:53

为什么第一个才100万,听起来是很大的东西,为什么才100万?

中国网
09-26 17:53

对。

中国网
09-26 17:53

是包括所有的东西吗,包括射频的东西,包括硬件、软件?

中国网
09-26 17:52

我们从去年6月份开始做业务,我们去年做了一个客户,今年到现在已经做了30个客户。去年100万,今年2000万。

中国网
09-26 17:52

你部署的规模多大?产值大概多少?

中国网
09-26 17:52

工业的也不便宜,需要布线比较多,5G跟产业链有关系,无论是基站数量和终端的数量都很少,明年后年很快成本会大幅度下降。

中国网
09-26 17:52

价格比较贵?

中国网
09-26 17:51

我们都评估过,从技术原理上来讲,本身5G技术,蜂窝技术射频器件的灵敏度比较高,在相同的发射功率下,5G的覆盖,整个信号的强度比wifi好得多。从网络架构上也是,wifi组网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劣势,加上覆盖比较差。我们很多的场景,我们客户用wifi做了部署,发现质量非常差,比如说我们头部做仓库的厂商,那里面需要布四五十个,我们上了5G之后现在运行了3个月,一次掉线都没有,非常稳定,我们只用两个站把6000平米覆盖了。

中国网
09-26 17:51

您可以比较一下,比如说wifi6的差别,为什么你比它好?

中国网
09-26 17:51

工业互联网这个领域,欧洲和北美都发布了工业互联网的评铺。

中国网
09-26 17:50

你都自己解决了是吗?

中国网
09-26 17:50

对,我们的服务器就是用标准的PK体系等,我们都支持。不需要。

中国网
09-26 17:50

你是5G专家,网关也是你自己做是吧?就提供一个服务器的软件是吧?这个弄好以后,需要电信这边的支持吗?

中国网
09-26 17:49

请各位评委提问。

中国网
09-26 17:44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来参加这次的全球互联网大赛。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现在有一个很大的差异,第一个就是应用场景不太一样,需求不太一样,这样的话对它底层的技术、网络架构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第二,目前的生态是不一样的,我们还有一场是5G应用,都是面向消费的。但是在工业这个领域,其实在消费这个领域,技术和网络是成熟的,现在是缺乏应用。在工业这个领域,其实有应用场景的需求,其实ICT的技术是不足够支撑的,我们集中在这个领域做一个新的产品,工业5G边缘智能中心这个产品,去加速整个OICT的融合及从而实现工厂的智能化。这个市场能不能成立,或者什么时候能成为现实,关键在于这个工业场景的应用需求有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这个就很关键,我们认为现在工业里面有三个典型的场景会对5G和边缘计算有明确强烈的需求。

第一,PLC无线化。第二,基于5G边缘智能的机器视觉。第三,高密度、高智能化的AMR、AGV。这三个场景对5G的低时延、高可靠性有非常明确的需求对。低成本的边缘计算能力也有非常明确的需求,所以我们认为会推动5G边缘计算在整个工业场景的落地。如果没有5G和边缘计算的支撑,真正的工厂智能化也实现不了。基于上边的三个场景应用,加上工厂里面传统的控制系统,管理软件的简化部署和简化运维的要求,我们认为在未来本地数据中心这样一个产品,将会成为整个工业互联网最后一公里核心的产品。5G本身在工厂里面,本地化是非常明确的需求,除了本地化以外还有云化,要成为整个边缘计算中心边云的模块和服务,完全是云网融合的产品,这是我们对智能工厂或者对工业领域最后一公里新的ICT基础设施的定义,才能真正实现OICT的融合。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这个产品最核心的,就是怎么真正实现OICT的融合,不仅要求我们从边云和本地的5G网络,针对工业场景去做很多的创新,新的研发,更重要的还是要把刚才讲的三个场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偶合到这个平台。比如说对PLC的支持,支持跨场景的PLC的互通,怎么更好支持AI算法的分布,以及高密度AGV的支持。只有真正把这几个功能和边云、5G联合在一起,整个智能工厂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我们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基本上已经积累了大概20个产品的组件,还有大概30篇非常核心的基本专利,包括专利申请,也参与了行业标准和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

从商业模式上来讲,我们认为这个商业模式需要两步走,前期的话,我们还是通过一些标杆客户打磨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去沉淀这个平台。后期我们认为可以去实现多行业、跨行业、多场景快速复制,最后给工厂能够提供边缘侧的云服务的商业模式,这是我们未来两步走的一个商业模式。现在主要还是集中在几个行业客户,包括建材、物流、能源这几个行业,去快速落地我们整个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就是通过被集成的模式,通过被集成我们能够把我们的产品更好标准化。所以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会通过他们去进入工业的市场。

从团队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融合的团队,才能实现OICT真正的融合,我本人是做了20多年的通信,我是通信出身,这是我五是创业的第二个公司。第一家公司主要面向ToC的独角兽企业,马上上科创板,我们的CEO来自腾讯,我们的CMO来自富士康,CSO来自比特大陆,所以跨界融合很重要,这是我们的情况,谢谢大家。

中国网
09-26 17:44

提问时间到,现在有请评委老师打分。请6号项目入席就坐。

请7号项目工业5G边缘智能中心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7:44

两个月,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把设备模型建立起来。

中国网
09-26 17:43

传感器可以叠加,难点在建模部分,可以自动建还是要花很长时间把这个模建出来?

中国网
09-26 17:43

现在的整个实现方式通过设备的CD模型建模,底层的数据对接是通过整个数据总线,设备建模配置的。

中国网
09-26 17:43

你现在是每个新的要自己画出来的,还是可以从设备设计图中导过来?

中国网
09-26 17:43

我们理解的重大装备第一个是复杂性,第二个是国之重器,不管是炼钢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我们的定位是重大技术装备。第二个我们跟上一个解决方案比,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搭建了一套标准的能力平台,再加上我们对于设备的理解,设备工业属性,因为设备工业属性极强,我们提供不同的特色的场景的APP。

中国网
09-26 17:42

重大装备智能运维平台,你怎么定义重大,这个重大怎么定义的?第二个问题,你们跟上一个介绍者比你们的优势。

中国网
09-26 17:42

路演时间到,感谢选手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是评委提问环节。有请各位评委进行提问。

中国网
09-26 17:38

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重大装备智能运维平台介绍。大连华信能力介绍,大连华信是提供优秀的领先软件产品,IT服务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囊括了业界所有的资质和认可,在生产和服务领域聚焦于行业的头部客户。

我们整个团队的优势,主要有下面5点,团队优势:

1、大连华信具有20多年向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大量智能制造应用解决方案的融合优势。

2、大连华信具有在云原生技术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的技术优势。

3、大连华信具有后发的保证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的不可或缺的区块链技术优势。

4、大连华信具有助力制造企业上云的技术和运营经验优势。

5、大连华信具有与国内以及国外诸多顶级大学、科研机构、产业联盟的产学研用经验优势。

解决方案背景:装备制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产业集群,大连华信作为辽宁省重要本土软件的龙头企业有责任、有能力助力东北装备制造业升级,提升东北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立足东北,辐射全国。

行业趋势:通过“心基建”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会加速传统制造业从制造向“制造+服务”数字化转型。

业务背景:重大技术装备的复杂性、重要性决定了智能运维的重要性,通过数字化技术解决客户在运维效率、质量、成本等上的关键问题,最终实现运维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1、重大技术装备重要性:重大技术装备是为满足国民经济不同部门发展及国家安全需求而制造不同技术装备的产品总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2、市场产值大: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植力度,其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在未来5至10年的时间里,行业增长率将达到年均25%。

根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分析,设备运维管理是最适合落地的场景之一,设备数据上云是最基本的要求。

1、设备运维、产品管理模式相对适合落地。

2、业务运营优化整体做的还很浅,需要深入场景,有较强的工业knowhow能力与技术结合。

3、产业生态创新落地最少,因为很重要的前提--企业数字化上云还非常早期。

4、工业PaaS平台需要专业知识支撑,工业属性强。

解决方案价值:从IT向DX

纵向打通,实现从数采、监控、诊断分析,决策优化的垂直运维平台搭建,横向拉动,装备产品在MES、供应链、MARS等系统实现横向集成,带动边际效应,最终实现智能装备从设计、生产到售后运维的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

大连华信作为软件行业的龙头企业有责任有能力助力东北制造的产业升级,提升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立足东北,服务全国。我们是以搭建设备计算,实时监控,以及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PaaS平台,在设备领域,我们带动腰部,拉动底部的制造升级。整个方案围绕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进行健康评分而展开。整个方案的依托基础,分技术优势,业务优势和科研优势。业务优势方面完成了矿山挖掘机等这些场景的落地。我们跟科研院校合作,加强算法研究,最终建立适合重大技术装备的算法模型库和技术模型刻。

解决方案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云场两端业务架构,我们的云端注重的是数据统一和分析,预测。

第二个特点是数字孪生技术,把设备的模型和设备数据进行可塑化配置,通过数据驱动模型,达到精准韵味的状态。

第三个是边缘计算,我们目前在一些趋势分析和算法实现了特定故障的故障诊断和预测。

第四个是我们的故障机理和算法库,快速的完成调优,支撑用户进行自定义的搭建解决方案的流程。

第五个方案特点是由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网关,支持主流的PRC等。整个智能网关会内置函数和接口。

接下来介绍一下系统架构和功能,云场两端的业务架构,云端流程管理SaaS服务+设备数据分析服务。

整个应用架构围绕设备健康,智能预测,设备调优等价值,我们根据设备的不同属性,提供的是标准的能力平台加上特色的场景APP应用。

下面我做一个简单的案例介绍,这是某重工集团的焦炉分析的案例,我们通过结合焦炉的自动化,实现了整个焦炉的无人操作和无人值守。在运维人力成本方面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做的某一个重工集团电石炉的设备运维测试。我们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谢谢各位。

中国网
09-26 17:38

提问时间到,现在有请评委老师打分。请5号项目入席就坐。

请6号项目重大装备智能运维平台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7:37

去年不到3个亿,今年上半年的财报40%多的增长。肯定是盈利。利润我记得是5000多万。

中国网
09-26 17:37

运营数据应该是公共信息了,现在都是销售多少?利润多少?是盈利还是亏损?利润大概多少?

中国网
09-26 17:36

硬件我们自己做了。

中国网
09-26 17:36

我觉得这个领域非常好,硬件部分还是跟别人合作,应该是别人做的对吗?

中国网
09-26 17:36

我们有两种模式,应对不同的企业,解决方案的模式是比较重的,专门针对大集团客户,他们希望构建自己的能力,另外中小企业他们更多希望我能很快看到效果,或者有一些头部企业想试一试,因为智能化程度没有这么高,很多觉得这个东西没太大的作用,可以试一下。

中国网
09-26 17:36

什么样的客户符合您的服务模式?

中国网
09-26 17:35

您说的是预装还是后面改的是吧?都有,现在我们跟装备制造商合作,在出厂的时候装上去,现在大部分都是即改,现有的我们再装上去。

中国网
09-26 17:35

有一个硬件装在设备上面,把硬件全面卖的时候就装在上面,还是后装的?

中国网
09-26 17:35

这是一个标准化的,标准化程度非常高,我们已经做成流程化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搬给客户,客户按照我们的来,可以实现整体的服务。

中国网
09-26 17:34

服务相对比较标准化吗?还是说按项目走?

中国网
09-26 17:34

我们很多的企业更多的是装备,你买的东西,现在服务费是比较难收的,现在更多的一种方式是每年持续投入,买你的硬件,这里面包含了去年的费用。像这样的企业,比如说有一些客户,我们现在服务了十年,每年都在持续增长,而且越来越多。

中国网
09-26 17:33

你这块一次性付费和2020年的比例是多少?

中国网
09-26 17:3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下面由我来汇报一下这个项目,我们之前做过的努力,和对未来的一些思考。

首先来谈谈这个项目所在的团队,容知日新成立于2007年,在今年7月26日在科创板上市。实现了0-1的突破。我作为一个创始员工也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且我们成功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团队。目前这个团队现在已经有500多人,研发的人员占比34%,并且这么多年持续高的研发投入,已经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多兵种联合作战的研发团队。具备为多行业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内勤。尤其在电力、冶金、石化、煤炭、水泥行业,我们都已经建立了标杆,并且为众多的头部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我们也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今天很巧,是26号,也是我们公司上市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期间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方向,希望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工业互联网领域,其实是非常大的一个领域,有很多的一些方向,经过我们冷静的思考,我们确定了聚焦的战略。

聚焦做专科医生,首先市场规模足够大,能够支撑我们1-10未来台阶的上升。我们的商业模式分两种,一种是云服务模式,一种是解决方案模式。云服务模式目标是远程为客户解决问题,在客户端增加数据采集的设备,在云上我们搭建了算法的应用,包括报警的信息、诊断的信息,我们诊断中心相关的一些专家,对这些数据进行确认,推送到客户端形成一个闭环,然后进行交互。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的建立跟客户之间的信任,因为速度比较快,也是未来为中小企业服务打下基础。我们还为客户提供在本地搭建一个云诊断中心的服务,通过给客户的组织技术人才咨询的方式,给客户整体赋能,当然这一块因为大企业更多的希望建立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也可以融入其中,提供解决产品的服务。

前提是设备状态的一个完整售后,这个行业智能化的程度不足以做到的情况下,我们提供的是一个不断闭环,不断提升的整体解决方案。物联网层我们提供软硬件产品,对数据实时进行采集。业务中台在算法部分,我们提供分成两块,一个是模型管理,是对我们已有成熟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进行推送。另外一个算法工程,专业性非常高。比如说我们的诊断工程师对我们的设备进行看护,看护过以后形成案例,发现问题了,诊断专家对这些案例进行打标签,形成样本,通过这些样本加工,形成一个新的算法,部署上去,形成这样的闭环。

在智能应用端,我们已经积累的非常多的相关应用。物联网层,我们开发了20多种传感器、手持仪器,基本上覆盖了复杂的场景。在业务中台,我们闭环了6000多个样本案例,是非常不容易已经打通了从数据到算法,到整个案例,再到算法,整个的良性闭环的过程。智能应用端,我们提供智能运维,多方面、可组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企业技术组织人才的完整变革。目前在我们的平台上,现在已经将近有6万台的设备,现在呈现指数级增长。价值对客户来讲是非常立体的,包括提效、止损还有保证安全。目前的话,时代的机遇触手可得,我们相信道路也是非常的光明,基于国家的权威机构发布,中国互联网平台2025年产值将达10.8万亿元,我们未来三年的目标也是产值突破10亿元,影响10个信行业,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丰收。让工业更美好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为企业和客户创造价值,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请点评。

中国网
09-26 17:21

提问时间到,现在有请评委老师打分。请4号项目入席就坐。

请5号项目基于预测性维护的设备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7:21

因为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和产业数字是产和销,未来工厂需要线上的信息平台和线下的服务平台,因为工业服务标准化,需要地方的集聚的,是一个组织模式。

中国网
09-26 17:20

我想了解一下您的名字叫“买全球卖全球”,但是后面写了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我们今天的题目是工业互联网专题赛,你能更明确说一下,你的供应链上下游打通,跟我们工业互联网,跟我们浙江经济建设加互联网工厂,起的名字是什么,还是说为了吸引大家的关注,用到了产业大脑,在浙江的话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是有具体的定义的,两者的关系。

中国网
09-26 17:20

我觉得5年之内做成千亿市值,我们现在产品的体验终端的赋能还有平台,还有数字化打造这些都结束了,5年之内。最大的困难是发票问题。

中国网
09-26 17:19

你未来想把这个公司做成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中间要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或者是挑战是什么?

中国网
09-26 17:18

他们不转型的话是不行的,以后中国是很大的市场,代理商要服务化转型。

中国网
09-26 17:18

上游量很大,是国外客商,你的流量哪里来的?

中国网
09-26 17:18

上下游。

中国网
09-26 17:18

相当于供应链上游是这样是吧?

中国网
09-26 17:18

利益吧,因为他们链条太长,陷入了僵局,对我来说是三个利益,第一个是存量不动,第二个平台成立公司让他们分包业务,第三个有入集团的机会。

中国网
09-26 17:17

你怎么让他们两边都上来?

中国网
09-26 17:17

对。

中国网
09-26 17:17

您的平台现在已经存量了是吧,大家已经在你这边交易了是吧?

中国网
09-26 17:17

30亿,自营部分15亿,搬到线上去了。

中国网
09-26 17:17

收入多少了?

中国网
09-26 17:16

现在有30亿,其中有15亿是我自己的。

中国网
09-26 17:16

你们是2万家是制造商,20万是买家是吧,你现在的GMV有多少?

中国网
09-26 17:15

感谢您的精彩分享,请各位评委提问。

中国网
09-26 17:15

大家好,很荣幸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脉链公司。我的介绍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一个是存量再造机遇,第二个是增量的空间,第三个是增值的前景。

从第一个方面来讲,是存量再造机遇,我们深耕行业30年,我们在很多“一带一路”国家占有率排第一。我们深刻地知道上下的痛点,我们产业的痛点就是链条长、环节多、相互挤压、产能过剩等。原因是我们跟欧美比,比较简单。欧美是连锁品牌制造,他们只是把制造搬到中国来,我们中国品牌很容易陷入以量换量的竞争中去。在制造品牌之外,还有一个平台的可能性,由龙头企业牵头工业服务的标准化、在线化、智能化来服务两端,变成了服务关系。我们的服务很简单,就是跟F和C两端着存量怎么帮上来。帮存量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住两点。

第一,工业服务标准化,我们以用户画像倒推,以四个等级,全球三个标准兼顾各国的收入,把技术标准和销售模块化、可视化和线上化,让他们的采销更简单。我们把技术分成四个等级,标准分成五个市场,品牌进行分类。在帮存量的过程中,我们用驱动,一方面我们让龙头企业参与进来,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工厂的筛选,等于是一个平台的采购商,我们把龙头企业的代理商做成一个平台的代理商,拓展了服务的空间。我们驱动完之后,让终端采购更简单了,我们让整个技术突破更简单。我们通过线下产业服务,跟线上互联网平台分包模式的结合,我们完成了利益的再造,这两个利益再造完之后,我们对下游和上游发现有很多不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变成可做了,这就是我们讲的增长的空间,增长的空间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内循环,我们通过环节缩短和标准化,这是我们在安徽做的样板,它的业务量是5到10倍的增长,这是国内的增量。国外联合龙头企业,在海外直接开分公司,同时我们往海外走下沉,当碰到当地的技术问题的话,联合起来技术公关,联合当地的工厂用他们的品牌卖到中国来,这是我们买全球卖全球的核心。除了这个我们还做了两个能力的提升,同时我们在构建了线下的产业数字园,裂变工厂。让工厂买这些服务更容易。

我们平台天时地利人和,20万个终端和2万个厂家。地利就是入驻了一些地方,助力整个进口的替代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和进入家庭。我们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中间也走了一些弯路,电商的思维,现在我们很理解,我们牢牢抓住f2C端。我们也看到了未来增值的前景,这个增值的前景主要是在供应链服务和供应链金融方面,因为2万个厂家,20万个终端是需要很强的供应链服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我们的厂商原来很擅长供应链和脏器方面,这样合作起来无疑加强了平台的积极性。同时这个产业大脑上,我们看到未来工厂两端形成新的需求,比如说服务在线,研发在线,测试在线。我相信这个平台再造5年之内会有很大的进步,因为过去一个个环节,以后变成平台的服务商。

这是我们的专业团队,因为我们的工业服务的标准化、在线化和智能化,需要专业人士和专家队伍,我们有很强的队伍。谢谢大家。

中国网
09-26 17:11

提问时间到,现在有请评委老师打分。请3号项目入席就坐。

请4号项目脉链f2C买全球卖全球——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产业数字园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7:11

我们主要通过接口的形式,比较轻量化的,也支持各种工业上的协议。

中国网
09-26 17:11

你的设备有一个特点,除了结合很多的算法,可以快速跟已有的平台进行快速集成,这块你是什么能力?已有的平台,怎么快速,多长时间,用什么办法快速衔接?

中国网
09-26 17:10

我们会找一些有发展潜力的行业积极的参与,我们会围绕身边的资源帮他们形成服务,给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往行业内进行复制,这是我们的策略。

中国网
09-26 17:10

做这种技术的人很多,竞争力很大,你们的侧重点是什么?

中国网
09-26 17:10

对,而且是图像的那块,还有光学的做法。

中国网
09-26 17:09

你是做视觉这块是吧,主要做算法是吗?

中国网
09-26 17:09

识别率在94%以上,主要识别的特征点是在眉眼之间。

中国网
09-26 17:09

你刚刚说算法好,戴口罩人脸识别,如果我今天戴“直通乌镇”,明天戴其他的可以识别吗?

中国网
09-26 17:09

通常我们一个团队七八个人。

中国网
09-26 17:08

一般是几个人做?

中国网
09-26 17:08

通常全新的质检分三块,一个是光学相机,一个是自动化,包括软件和自动化的设计,这是我们给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最终落地,这个周期在小半年左右。

中国网
09-26 17:08

一个新的项目、原来没有做过的领域,要多少个人把这个东西做好?

中国网
09-26 17:07

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

中国网
09-26 17:07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成立于2018年,我们用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服务于工业企业,我们赋能工业互联网。目前我们获得了四项发明专利,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强化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不断拓展市场,也积极参与各种技术比赛。2020年,我们戴口罩人脸识别获得通信院首批认证通过。

我们的技术合伙人是AI资深的专家,带领了我们技术团队获得了很多世界级的技术成就。我们团队主要有几大方面,一方面我们有算法自研的能力,同时我们也与许多顶尖院校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我们也为很多知名企业、制造企业提供我们的产品服务。我们也积极打造硬件生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首先我们认为未来十年,我们的工业将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同时我们的用工难是每个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困境。所以我们觉得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面向工业企业带来的是算力、算法、平台一体化的软硬一体化产品,我们工业级的服务器可以满足生产环境要求,我们自研的算法可以满足各种场景下应用的需求。分析出来的结果,我们可以快速与各种已有的平台进行对接,对数据进行展示。我们主要服务于工厂的安全生产以及产品外观检测,以及数据智能分析,我们的理念是数据驱动生产,AI赋能制造。通过接入各种AI、OT设备,包括工业相机、激光传感器等等,通过我们自研的算法,对接各种机械臂、机器人、APP等等,实现数据闭环,通过我们的智能算法可以优化工艺流程以及供应链等。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落地的一些案例。这个是我们给南京一家制造企业提供的一款LED检测,首先这个事情并不适合我们人来干,长时间的肉眼检测,一个容易漏检和误检,同时对我们的肉眼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经过我们的深度学习算法,大大提升了传统识别的效率。第二,则是我们落地园区的案例,我们给广东联通IDC机房提供安全消防管理方案,从一张脸入园区到整个的行为轨迹追踪,到行为识别、穿戴识别等等,我们已经接入1000路视频流,未来我们将超过3000路。目前我们还在积极推动以下一些客户,包括康尼机电等。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商业模式,首先我们会从自身有一些资源的行业进行切入,形成我们产品的闭环,不断打造我们的产品,以及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一些复制推广,同时我们去拓展我们的AI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整合我们的上下游供应商,去为我们的企业更好的提供这样的服务。目前主要布局的是显示器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包括机器加工等行业。

商业壁垒方面,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加强我们自研算法的能力,同时我们通过我们不断收集来的数据以及缺陷,不断优化我们的算法,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商业方面,我们除了跟客户形成买卖以及项目交付的合作关系以外,我们也希望为他的智慧化升级提供赋能。

这是我们的一个模式,我们会不断的深耕行业,同时去做一些模式上的创新,为企业提供长期的服务。目前我们也与京东、AI研究院、英伟达、科大讯飞等企业进行合作,为我们的工业企业提供我们的能力。

去年我们收入大概在100万元,到今年8月份我们的规模达到300万元,毛利率大概在40%左右。我们希望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快速落地20-50个项目,年营收达到1500万,2022-203实现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谢谢。

中国网
09-26 16:55

提问时间到,现在有请评委老师打分。请2号项目入席就坐。

请3号项目智慧工业Ai智盒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6:54

我去调研过整个嘉兴的装修城,我们找了一个乐享,不想付钱研发,我研发完,转给乐享免费用,我就可以获得我的利润。

中国网
09-26 16:54

现在你的供应商这一端有什么进展吗?

中国网
09-26 16:54

我只做中小微企业,大B的开发,我要开发一套像淘宝一样的业务流程,转手用在小B上,我们之间没有冲突。

中国网
09-26 16:53

我问一个问题,您要整合,是不是相对小的这些?

中国网
09-26 16:53

模型开发完了,放在阿里云上,我现在主要是跑单子,针对马来西亚。

中国网
09-26 16:53

现在到什么阶段了?

中国网
09-26 16:53

我找了一个中间点,我初创企业可以把控。

中国网
09-26 16:53

门和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能就是把它标准化、模式化。

中国网
09-26 16:52

如果你是工厂内数字孪生的话,我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我是应用端的,如果我是设计产品的话,我不是,因为我不参与产品设计,而是你把产品给我之后,我把它结合化,考虑用户的习惯发展定制。经过三五个步骤,把他想要的东西表达出来的,这是一个采集数据的过程。

中国网
09-26 16:52

看上去更多偏向于个性化的定制、建模。你讲数字孪生的概念可能还是有点距离的。

中国网
09-26 16:52

我们在后配置上肯定要和工厂做传感器数据的交流,但是这部分我不会做,我主要采集整体的B端和C端的数据,结合起来做一个应用场景。我们现在讲的元宇宙,我认为可以脱离感应器了,在描述社会的规律。

中国网
09-26 16:52

因为你讲的是数字孪生,我们虚拟模型和传感器之间信息的交互,但是你这块我目前看起来好像没怎么看到,因为你是在线上,可以在线上定制,是这个意思吗?线下传感器这块,你是怎么考虑的?

中国网
09-26 16:51

接下来请各位嘉宾提问。

中国网
09-26 16:49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们是做BIM数字孪生的,从智造到创新。我们是做家装的,从工业互联网我们是做2C的产业,衣食住行当中住没有被互联网重构,其他的都重构了,用BIM现在切入的是门窗,产品孪生,实现柔性制造,帮助制造商从2B变成2C了,减少了库存。

分5个部分讲,说一下产品和技术,离散型柔性制造平静,个性化需求,管理效率低,成本非常高,第四是整个之间没有什么协同的,这四个痛点我们用BIM怎么解决它,BIM用英国的国家标准认为是以终为始的模拟技术,建筑好了,模拟完之后开始执行,可以减少很多人为的错误。

这是我们的设计方案,有点像B和C两口都是用这个模型定制,从C端开始可以发生一个我用模型自动的把我的产品卖出去,如果是B端的话我的模型辅助制造商,帮我把这个产品制造出来,这是我们的产品,我们会给你一个终端的完整的模型,它是定制和数据采集的过程,通过微信推广,或者是社交平台推给C端,C端通过拖拉拽,两端都参与了数据,都发生定制了。

这是我们的两个模块,通过拖拉拽可以下单,当然这个模型未来变成互联网+,就是知识图谱来做推广。什么是建筑模型,建筑都分好类了,模型打通了。很自然的把B和C连在了一起。

第二部分是我们现在服务于两个大B做验证,前端在这里做了一个账号推佛山门窗产品,在做80万的合同加上15%的提成,当然前面靠研发获得利润,后面形成平台之后我们会通过智能拼单的方式,我们的行业都是小B,买一个把手只有20个,30个50个凑在一起拼单,但是拼多多不能拆单,只能卖方便面。未来我们把城市里的小店导出去,10年前导的是服装店,我是建筑师,同济大学毕业之后去英国学习,右下角是我做的案例推广,这是一些证书。今年李克强接见英国工商界代表,我是其中一个,下面是去年我在谷歌孵化器做了半年孵化。我的团队是这样的,整个团队的年龄和能力上是比较互补的。

我说一下这个市场,为什么选门窗,建筑施工分三个体系,不利于传递,我们选的是愿意给你数据是小B,第二数据不能有因素,第三要2C,整个门窗很好的呼应了这个答案。这是今年最大的门窗厂,跟我的盈利模式不一样,这是一些发展趋势,我不赘述了。我们的优势我们认为要高体验的产品,加上长尾市场,这是我们的证书。当然未来我们想做一个产业园,上下游,这是3年的预测,5年内上市,4个维度的指标,最后是RPA。我们只做一个事,把中国的家居产能通过国产的智能制造平台卖到马来西亚。谢谢。

中国网
09-26 16:47

提问时间到,现在有请评委老师打分。请1号项目入席就坐。

下面请2号项目BIM数字孪生·柔性智造微系统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6:47

整体分散,但是区域集中,通过我们的平台扩大工厂的半径,经过我们的改造之后平均覆盖半径150到200公里,一个区域内的产能可以机种在少量工厂。

中国网
09-26 16:47

在国外的集中度这么高,它的物流配送,从你的生产地到你的比较分散的使用地有什么规模效应,可以分布还是什么?这个行业的中局生产端是趋向集中还是分散,分布式的在全国每个城市,在使用者端的地点周围有很多的场。

中国网
09-26 16:47

对。

中国网
09-26 16:47

其实量不像消费者互联网一样巨大,但是很有价值。

中国网
09-26 16:46

我们平台的发展叫量力兼顾,我们用户是企业,帮助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的增长,通过系统,通过平台公域流量向私域的引流,实现量力的兼顾。

中国网
09-26 16:46

你这个平台有重的地方,有轻的地方,现在活的工业品电商,产业链产品+数字工厂,最大的挑战,如何把量快速的做上去,有没有什么措施和方法,让你的平台不管是产业链的平台还是智能工厂的平台,这是一个挑战,有办法吗?

中国网
09-26 16:46

对,我对他进行利润分成,我们最高可以分到30%到60%的利润。

中国网
09-26 16:46

客户面对的是你?

中国网
09-26 16:45

现金流是通过我们这边走的,两种交易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我们的平台获客抽取佣金,还有一种是产业互联网+云工厂,云工厂是数字化的帮助制造端进行深度的改造。

中国网
09-26 16:45

现金流怎么做的呢?

中国网
09-26 16:45

路演时间到,感谢选手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是评委提问环节。有请各位评委进行提问。

中国网
09-26 16:44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能够帮助纸包装超过万亿规模的传统产业降本低效,我具体的汇报分三个部分。首先来看一个我们产业的基本情况,产业地位特殊、全局效应显著、抓手作用突出。包装是综合配套产业,与各行各业关系密切,包装产业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各行业的健康运行。包装产业数据可以直接影射各行各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运行数据,可以作为制造业的晴雨表。包装产业数据可以分区域、分行业验证区域,行业的经济统计数据,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纸包装产业痛点——为什么要用数字化改造传统纸包装行业。

第一,中国包装行业是一个2.3万亿级的巨大传统行业,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大而不强,整个行业处于低、小、散的初级发展阶段。

第二,纸包装行业产能过剩,订单不足:纸包装全产业链各环节、纸包装企业内部各环节存在巨大的成本与效率的黑洞,每年浪费达千亿元。

第三,纸包装企业受上游造纸厂垄断和下游制造业企业存空间,采购压价的双重挤压。

中国的产能利用率不到50%,发达国家普遍在60%左右。学习发达国家的老路,通过大企业的重组。利用最新的工业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超常规的发展,通过平台化运营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选择第二条道路,用数字化改造传统纸包装产业。我们具体的做法是在国内首创的产业互联网+云工厂模式,通过产业互联网解决和企业之间的降本低效,通过云工厂解决和企业的降本低效。

纸包装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网络智能协同制造

针对产业痛点,通过网络智能协同制造平台,实现全供应链资源整合并形成标准化产品,实现企业间品类互通、制造协同、采购协同、物流协同,以及产品设计、工艺标准、管理模式等协作、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改善全供应链各环节成本与效率,打破上游垄断和下游挤压。

纸包装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企业智慧运营系统

为纸包装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难题。通过智慧营销、在线支付、智能排产、数字仓储、平台化物流、订单追踪、自动对账、电子票据、数字化工作流等核心场景,为包装企业提供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纸包装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让产业运维可追溯管理,让设备运行可监控管理,让万物“互联互通”。将IOT设备安装到生产设备上,实时获取设备数据和生产数据,通过调节设备,以此来提高老旧设备的效率,实时集成设备与生产数据。

纸包装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制造业包装用量指数。

1、实时采集各行业包装用量,根据分布和用量变化情况,可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生产、销售情况)进行评估:包装用量增加,则制造业扩张,包装用量减少,则制造业收缩。

2、分地区、分行业统计包装用量,发挥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作用,并可以精确定位到具体地区、具体行业的数据。

3、该指数通过实时监控制造业包装用量情况,形成智能预警机制,为政府决策和宏观经济观察提供重要参考,直接对原材料、税收、碳达峰,产业调控发挥重要作用。

纸包装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孪生。

实时感知生产现场态势、监控人员行为异常提醒、秒级发现、主动告警,一键通告并快速处理,十多种创新AI算法、提升了事故防控感知能力和生产现场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基础架构上采用私有云部署,安全可控可防,部门监管责任和平台主体责任,形成系统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立责任清晰、分工合作、平衡动态防护机制。自建安全团队+阿里云安全服务;数据隐私信任和责任将永远地改变产业用户关系。不透出原理数据以及基于数据应用逻辑层面的授权,成立平台治理委员会,负责安全保障工作,保证场景化的数据融通安全治理体系。

产业化概况——2016年平台上线,运营良好,2020年已实现整体盈利。

平台注册企业级用户超30000家,直接服务客户近8000家。平台年交易额达24亿元,直接带动相关企业产值超百亿元,预期整合行业产值5000亿元。2017年,2019年,完成了浙江多个城市数十家工厂的数字化改造。2020年起平台走出浙江,目前已入驻天津、山东等省市。这是我们的样板工厂。我们平台上线5年以来,交易用户超8000家,已经完成了浙江数10家工厂,入住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我们预计未来3年实现年150亿的GMV,超5万家企业。我们的客户数增长3倍,利润增长10倍,实现企业的发展。我们整个平台所有的经济运行数据,包括收入,支出和利润每6秒全部生成。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产业互联网+云工厂,是传统模式加互联网。核心团队10年来保持完整。具体的人员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我们还有省级的包装研究院,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受到了多家投资机构的持续关注,我们也是国家高薪技术企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中国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必然曲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网
09-26 16:26

感谢褚总的精彩致辞。欢迎互联网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等各大平台携手“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共同书写互联网发展的新篇章。

下面正式进入2021“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工业互联网专题赛决赛项目路演环节。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路演规则:每位上台展示的创业者请注意,每个团队可进行7分钟路演和3分钟答辩,我们将在剩余1分钟的时候提示项目代表,时间到将停止播放您的PPT,请各位项目路演人把握好时间。评委将从团队、产品、技术、市场需求、商业模式和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为项目打分。最终根据得分排序,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请各位路演人把握好时间,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首先,有请1号项目纸包装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上台路演。

中国网
09-26 16:26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相聚在江南古镇,让千年古镇更添风采。“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是一个聚焦数字经济的国际性赛事,今年第一次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题赛,非常感谢国家网信办,让蓝卓承办这次大赛。首先恭喜进入决赛的10支队伍,祝贺大家。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关键的支撑,在产业变革和疫情冲击的双重作用下,工业互联网与产业加速融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本次大赛促进工业互联网快速推广的目标在组委会的支持下汇聚了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企业,共同探索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

参赛作品富有智慧和创意,专注于打造工业操作系统,也可以说是工厂操作系统,我们把它理解为工业的安卓系统,假如把工厂当作一部手机,希望给每个工厂安装一套OS,现在已经有700多个工厂基于它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制造,我相信有助于解决工业软件卡脖子的困境。而且这个是生态。

我们希望和全球的合作伙伴一起围绕OS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共同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这个大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自全球的软件服务商、开发商包括研究机构,甚至是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工程师。我们一起优势互补,共建工业互联网生态,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更加走深务实、快速发展。

最后,预祝2021直通乌镇工业互联网专题赛取得成功,预祝进入决赛的团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再接再励,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中国网
09-26 16:18

感谢胡厅长的精彩致辞,下面有请浙江蓝卓创始人褚健致辞。

中国网
09-26 16:18

各位嘉宾、专家评委、参赛团队,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又能和大家相聚乌镇,共同参加2021年“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首先我代表浙江省经信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个杀入工业互联网总决赛的参赛项目表示祝贺,也对专程赶来现场担任评委的专家表示感谢!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推动全球青年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我记得三年来,已经吸引了近3000个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参赛,充分反映了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充沛的创新活力和创业动力。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发达地区都在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我国也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李克强总理多次部署工业互联网工作,国家工信部更是将工业互联网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数字化改革”,作为打造“重要窗口”的标志性工程。这是“数字浙江”建设的新阶段,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拓展和升级,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的产业大脑,综合集成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为产业生态建设提供数字化服务,为经济治理提供数字化手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工业互联网专题赛是2021“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新设的专题赛,大赛聚焦典型行业、区域数字化变革需求,征集制造业典型应用场景以及痛点难点问题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生产、管理、供应链智能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释放工业互联网价值,推进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专项赛道自开放报名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204个项目参赛,项目内容涉及设备管理与优化、生产全流程管理与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工业互联网与安全、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等多个领域。今天参加总决赛的项目都是通过网络初赛、分站赛复赛两轮的激烈角逐,最终脱颖而出,取得了总决赛入场券,来到乌镇。

我们衷心希望能通过本次赛事活动,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互联网项目、技术、人才和资本深度合作,真正将互联网的未来团队、未来技术、未来产业汇聚乌镇,惠及全球。赛事只是开始,合作共赢才是目标,我们真诚欢迎大家到浙江投资兴业,与我们一起携手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最后,预祝各参赛团队、参赛项目取得好成绩!谢谢大家。

中国网
09-26 16: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创业者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本次大赛的主持人秦原,欢迎大家莅临2021“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工业互联网专题赛决赛活动现场,非常高兴能与大家相聚在乌镇,共同激发互联网创新活力。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是世界互联网大会“1+3”重要板块之一,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嘉兴市人民政府、桐乡市人民政府承办,旨在推动全球互联网合作创新,激发互联网创业活力,集聚互联网青年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高质量推动互联网产业精准对接,为全球互联网共治共荣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大赛聚焦专业化,设置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5G应用、人工智能、消费互联网5大专题赛,其中,工业互联网专题赛由“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组委会主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互联网产业联合会承办。此外,大赛还引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移动、浙江大学、腾讯、Founders Space等国内外专业机构对大赛各个专题赛进行指导与合作,旨在充分发挥大赛平台价值,持续释放大会红利,为互联网未来发展描绘新路径。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以及技术界、投资界的评委嘉宾们,他们是:浙江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胡蓓姿、浙江蓝卓创始人褚健、软银中国合伙人宋安澜、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蒋纯、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执行院长曾艳、达晨财智合伙人杨廷辉、容亿资本董事长黄金平、浙江蓝卓副总裁赵伟、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高飞。当然今天的主角是我们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站在专题赛决赛舞台上的创客朋友们,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大赛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政府领导们的大力支持,首先有请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胡蓓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