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座谈会
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道主义思想和扶残助残美德,推动组织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于5月15日举办全国助残日30周年座谈会。中国网直播,敬请期待。
荆晓强
05-16 09:59

荆晓强
05-15 23:02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最后,代表主办方,代表研究室感谢各位领导,特别是我们的老领导,感谢各位专家学者,感谢自强代表和助残代表,感谢艺术家,感谢助残企业代表。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荆晓强
05-15 22:55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现在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唯有坚定必胜的信心,树立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才能夺取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共奔小康、同心圆梦。

荆晓强
05-15 22:54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在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要帮助广大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摘帽”,既要确保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硬指标的如期实现,通过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也要考虑贫困残疾人的特殊性,在深化兜底保障的同时,在基本医疗、托养照护、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提供相应服务,解决他们的特殊困难。要持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已脱贫残疾人返贫和贫困边缘残疾人致贫,并逐步研究解决贫困残疾人的相对贫困问题。

荆晓强
05-15 22:54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目前,在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家庭中有残疾人,其中大多数为劳动能力弱或无劳动能力的智力、精神、肢体重度残疾人。他们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高,更有部分贫困残疾人即使从经济上脱了贫但生活质量仍然较低。 同时,在已脱贫的残疾人口中有返贫风险和贫困边缘人口中的残疾人占比依然很大,他们可能再度陷入贫困或成为新增的贫困人口。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生产生活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

荆晓强
05-15 22:54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然而,在这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我们仍然面临着困难与挑战。

荆晓强
05-15 22:53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30年间,我国残疾人扶贫工作从早期的区域扶贫走向精准扶贫,扶贫对象也从连片特困地区转到贫困家庭与贫困人口,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危房改造等精准扶贫措施,我国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数已从超过700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不到50万。与此同时,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如李娟、杨淑亭、贾茹等残疾人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贫困残疾人的内生动力。

荆晓强
05-15 22:53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成为指导当时和此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在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则将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作为专门一节,提出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予以加快推进。

荆晓强
05-15 22:52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然而,从“十五”计划纲要起,我国残疾人扶贫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创造条件适当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使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十二五”发展纲要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使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并明确提出建立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护理补贴制度等制度性建设要求。

荆晓强
05-15 22:52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从1991年中国残联向中央提出开展康复扶贫的建议,拉开残疾人专项扶贫工作序幕开始算起,同全国助残日一样,我国的大规模残疾人扶贫工作也已走过30 个年头。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开展康复扶贫,使“贫困残疾人改善功能、参加劳动、脱离贫困,初步解决温饱”。“九五”计划纲要则进一步提出要基本解决残疾人温饱问题。可以看到,这一阶段扶贫的目的是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温饱是我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重心所在。

荆晓强
05-15 22:52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其实,关爱和帮扶贫困残疾人始终是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像1998年的“扶贫解困”, 2004年的“情系我的兄弟姐妹,帮扶贫困残疾人”, 2010年的“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2013年的“帮扶贫困残疾人”,以及2019年的“自强脱贫,助残共享”,这些主题所体现的正是我国对残疾人贫困问题的关注。

荆晓强
05-15 22:51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从1991年起,每年助残日期间,各地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与此同时,我国志愿助残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例如,最早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起的“红领巾助残”活动,成为我国第一个志愿者助残的品牌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每年约有20万个“红领巾助残活动小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截至1993年底,全国约有5000万名少先队员先后参加了“红领巾助残”活动,一批又一批“助残红领巾”成长为青年助残志愿者中的生力军。2010年,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等8个部门在《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 同年,中央文明办与中国残联将此后每年的7月6日确定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活动日。“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开展以来,帮助广大残疾人解决了大量困难和问题,使志愿助残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扩大。 2015年,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为进一步整合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志愿助残服务的开展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11月,中国残联、民政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助残社会组织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出台以来,部分省市残联通过开展残疾人社会组织工作示范试点,购买助残社会组织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截至2019年,我国的助残社会组织已达2693个,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服务涉及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10多个业务领域。 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对助残社会组织进行培育和引导,使社会资源从多方面多渠道得以汇聚,使志愿助残工作力量得到不断壮大,同时为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产生了重要作用。

荆晓强
05-15 22:51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回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三十年里,全国助残日在动员社会、促进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荆晓强
05-15 22:51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进入21世纪,国家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我国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全面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修订,残疾人事业逐步发展为涵盖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社会事业,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荆晓强
05-15 22:50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 全国助残日所凝聚的是党和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关怀和大力支持。 从《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到我国残疾人事业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 年~1992年)》)的制定出台,到“八五”“九五”计划纲要的相继实施,残疾人事业被逐步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也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当中,并影响改变公众对残疾人的态度。

荆晓强
05-15 22:24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作为我国第一个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节日,全国助残日诞生于1990年。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将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助残日”,从1991年起,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各地推广。

荆晓强
05-15 22:23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在回顾全国助残日创立发展的同时,也为最终夺取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进一步树立信心。

荆晓强
05-15 22:22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程凯:再过两天,我们又将迎来全国助残日,从1991到2020年,全国助残日已经走过三十年。三十年里,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助残日的影响在不断扩大,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理念也在深入人心。

荆晓强
05-15 22:21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同志作重要讲话,也是总结讲话。

荆晓强
05-15 22:21

残疾人事业研究会秘书长 厉才茂: 最后落在一点,我理解的助残日是大家一直在讲的平等、互助、和谐、友爱,这是助残日自身体现的一种精神。 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22:20

残疾人事业研究会秘书长 厉才茂: 第三,从全国助残日看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因为通过全国助残日,社会各界党委政府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同时又是探索各种助残形式,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荆晓强
05-15 22:20

残疾人事业研究会秘书长 厉才茂: 第二,全国助残日见证了思想理论的进程。大家讲人道主义精神,怎么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问题,助残日就是让大家正确的认识和看待残疾人,所以它在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社会上是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这是朴方主席多年倡导的。 残疾人的工作就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汇集人道的力量。这是思想理论的进程,从全国助残日30年的主题就可以看到这个进程。

荆晓强
05-15 22:19

残疾人事业研究会秘书长 厉才茂: 第一,全国助残日,确实见证了这30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法定进程,第一个助残日又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的那一年。

荆晓强
05-15 22:19

残疾人事业研究会秘书长 厉才茂:全国助残日30周年,并不是说现在助残,它是有历史跨度的。讲三句话:

荆晓强
05-15 22:19

残疾人事业研究会秘书长 厉才茂:今天在这里举办这个活动,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说这个话晚了一点,但是内心还是非常真诚的感谢大家,欢迎大家。

荆晓强
05-15 22:18

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主任 朱兵:欢迎所有的盲人朋友以及所有的各类别的残疾人朋友,把中国盲文图书馆当作自己学习生活的精神家园,欢迎大家常来这里学习看书。谢谢。

荆晓强
05-15 22:17

中国残联宣文部副主任 常为民:常高兴,也非常感动,今年的助残日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让我想起我在新县的时候,当时脱贫攻坚在国家的支持下,扶贫办和县委先政府搞了“1+1”扶贫工程,通过扶贫工程为一大批残疾人改变了命运,摆脱了困境,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过程是几十年奋斗的结果,很多残疾人的表现,包括我自己都为党的脱贫攻坚增彩了。作为基层同志来到中残联挂职,很高兴,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大家的发言受到很大的启发,今后会更加努力为残疾人做更多的贡献。

荆晓强
05-15 22:16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林筱芳:第一个助残日是1991年5月19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当时震撼很大,当时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在做残疾人杂志社的编辑工作,这个杂志见证了全国助残日的所有活动,今后我们还会关注,这个节日会长期关注,我们会尽我们的力量,作出我们的贡献。

荆晓强
05-15 22:15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副总编辑 张和勇:非常赞同大家刚才在发言中谈到的助残的平等,因为今天座谈会是助残日,平等的助残,中国残疾人杂志社长期以来宣传报道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宣传事业中体会最深的一点,往往在社会上会出现一种歧视性的关爱,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倡导的是真正的助残理念是平等。 助残日在1991年的5月第一次实施,助残日是中国人残疾人的节日,也是全体中国公民的节日,也是一个有温度的国家节日。

荆晓强
05-15 22:14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执行社长 冯慧君:华夏时报是残联主办的一家媒体,2001年创办到现在正好20年,也是见证了残疾人事业20年的变化。第30个助残日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会给予全方位,包括报纸、网站、新媒体,会给予充分的报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和支持我们。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22:13

中国盲文出版社党委书记 黄金山:盲文出版社、中国视障文化咨询服务中心我们会尽全力为盲人和视障朋友服好务,为中国残疾人事业作出我们的贡献。

荆晓强
05-15 22:12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孙金政:我们在摸索残疾人就业比较优势岗位的开发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我们宜生无忧已经有30个人的专业服务团队,专门走到企业里面开发企业的岗位需求。 另外,我们的业务范围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开发了20多个残疾人就业的创新岗位。之后已经帮助4000多家企业雇佣了15000名残疾人的就业,在疫情阶段,新增了1000多个残疾人岗位,特别是武汉地区,专门供了300多个远程居家岗位,2—4月份两个月的时间让残疾人居家打出了1000多万通电话给残疾人直接增收了200多万。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形式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解决就业,我们公司最终的目标是希望实现 10万残疾人通过劳动获得美好的生活。 谢谢!

荆晓强
05-15 22:12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孙金政:昨天我们启动的北京市这一届全国助残日网上招聘会,截止到今天收到上千份残疾人用工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大数据来匹配企业和残疾人的需求,目前我们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的残疾人就业平台。

荆晓强
05-15 22:12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孙金政:宜生无忧一方面收集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系统平台帮助残疾人进行日常的就业。

荆晓强
05-15 22:11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孙金政:一是程凯理事长指出的,发挥残疾人的比较优势, 找到他们的比较特长。二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他们因为行动、交流等形式所导致的就业的困难,所以可以让更多的残疾人获得公平就业的机会,拓宽了他们就业的渠道,提升了就业质量。

荆晓强
05-15 22:11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孙金政: 从2016年开始残疾人的就业行动,推出了企业就业公益计划,推动残疾人的就业安置,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发现可以解决几个问题。

荆晓强
05-15 22:10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孙金政: 这个主题跟我们公司的主题特别贴合,我们公司的使命叫做助残就业,精准扶贫。 我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响应国务院的号召,通过国务院“十三五”残疾人就业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来的在互联网+的形式下帮助居家就业、灵活就业等方式提供残疾人的就业形式,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残疾人就业才能帮助他们脱贫。

荆晓强
05-15 22:10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孙金政: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尊敬的程凯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作为企业代表来讲一下我们在助残就业过程中的一些小的经验,非常高兴。

荆晓强
05-15 22:10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孙金政发言。

荆晓强
05-15 22:09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文启: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愿从我做起。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文化助残,凝聚更加蓬勃澎湃的力量,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让残疾人的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让残健艺术家携手同行,为新时代立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造像。

荆晓强
05-15 22:09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文启:5月8日,张海迪主席说,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奔小康既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要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文化工作,鼓励文学艺术创作,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我就想为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参与文艺创造贡献绵薄之力。

荆晓强
05-15 22:09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文启: 在我的绘画创作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也一直在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近年来,在和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新促会的工作交往中,我发现有很多残疾朋友热爱艺术,他们有很好的艺术天赋,只要给他一点机会,他就能还你一个奇迹。 残疾人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作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创造者。像山东的刘晓清、孙国栋,甘肃的杨东明等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残疾兄弟姐妹需要我们全社会创造更多更公平的机会,为残疾人参与文化创造添砖加瓦,为他们赋能增值。这就是我设立“爱的阳光” 孙文启文化助残慈善基金的初衷。 我将和大家一起搭建平台,为残疾人研习书画,丰富精神世界提供助力。

荆晓强
05-15 22:08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文启: 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全国助残日30周年座谈会。我与残疾人事业结缘多年,我很高兴地看到,扶残助残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和行动自觉。 我是一个画家,我们坚持“二为”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参与扶残助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文艺服务残疾人事业,是艺术家的天职。近年来,在服务残疾人事业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为善最乐”,里仁为美。

荆晓强
05-15 22:08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文启:尊敬的程凯副主席,各位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荆晓强
05-15 22:07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孙文启发言。

荆晓强
05-15 22:07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 最后,希望将来残疾人都可以主导自己,能够自己来决定,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22:07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 我自己想,未来需要设计一个很好的助残模式,在这个助残模式里残疾人并不只是被救助的对象,而是发展的主体,参与的主体,需要在无障碍环境、辅具支持,整个社会支持体系上都需要有体系化的建设。

荆晓强
05-15 22:07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 2015年我得了一场大病,瘫痪了两周,最后我很幸运,我康复了。就在那两周的时间里一直在想我们国家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我康复之后变成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的话,我的生活状况会是怎么样?我能不能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也是因为从当时这样的深度思考之后来关注残疾人领域。

荆晓强
05-15 22:06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 农村的残疾人更多的是靠民政的兜底政策,但是到了现在,十八大以后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首先是残联在十八大以前已经关注到残疾人工作要落到户落到人,十八大以后户到人的政策全国都在落实了,所以在脱贫攻坚这个阶段党和政府是高效组织,非常有目标,有方向,在以前社会助残的基础上开展了非常高效的助残。

荆晓强
05-15 22:06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 我们在参与脱贫研究的时候,一开始就反思了自己,因为我自己在2004年、2008年,曾经两次在国家重点扶贫县工作过,一共工作了三年。 特别是2008年的时候,当时我们是作为新农村的指导员,相当于现在的第一书记,在当地做一些工作,可能是当时我自己工作不到位,当时没有关注到残疾人。 当时我们在关注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经济大户,因为整个县所有人都很贫困,所以就想怎么把产业政策推广下去,让大家能够脱贫。

荆晓强
05-15 22:05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残疾人这个领域既要脱贫又要解困,还要多方面发展的需求,要得到满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得到。

荆晓强
05-15 22:05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从一线的评估过程中,我们还走访了很多残疾人的家庭,也看到了很多残疾人和家里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像赵老分享的那些状况,我们之前在北京的房山、延庆、密云地区走到残疾人家里的时候是难以想象的,其实他的经济条件肯定是没有贫困的,但是在缺少社会服务、缺少邻里互助、政府关注的情况下,还是难以解决每天三顿饭能够吃得很好的这样一个基本的生存需求。

荆晓强
05-15 22:03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我们这个团队本身最擅长的并不是研究脱贫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够长期介入到残疾人这个领域呢? 因为我们这个团队主要是做绩效评估,以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效果评估。在我们评估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残疾人服务的项目,涉及到康复项目、就业项目、辅具项目、无障碍改造项目、自组织发展的项目、五大协会建设的项目,从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自下而上构建了对残疾人服务的支持体系和积累。

荆晓强
05-15 22:03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范娟娟: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来这里参加会议是因为前一阵子我们的团队参与了中残联解决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的研究课题,通过这个课题我们对残疾人脱贫历史进行了回顾。

荆晓强
05-15 22:02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范娟娟发言。

荆晓强
05-15 22:01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玉红:现在各个领域,比如说残联绩效评价、社会评价、关系评价都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可以借鉴到残疾人事业当中。 引导机制,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可以给他们资金政策支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企业的信用,给他做无形广告,这样才能建立起来企业跟社会,跟残联之间的长久的互利机制。 最后从国际视野来说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

荆晓强
05-15 22:01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玉红:我多次参与脱贫攻坚的评估,在评估过程当中发现残疾人的脱贫机会反而是正常人的1.1倍,这是一种简单的绩效评价,这就给我们带来思考,为什么?是不是他更珍惜脱贫政策的机会?如果通过这种绩效评价的建议,可能对未来这个事业的发展会有推动作用。

荆晓强
05-15 22:00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玉红:另外还要建立道德市场,它是价值工具,满足人类社会的道德和情感需求的对接,如搭建爱心结对平台等。评价机制,残疾人事业到了今天的程度,应该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荆晓强
05-15 22:00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玉红:制度建设:利益机制、评价机制、引导机制。利益机制是让残疾人有渠道表达需求,同时让健全人有表达需求。经济市场除了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要还要非基本的需要,我们可以建设M-C平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荆晓强
05-15 22:00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玉红: 价值认同:如果说伙伴关系是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价值观的本质,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更多的激发人们的同理心。 让我们知道残疾人的生活不易,而且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激励,这种同理心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士持久地关注这个事业。

荆晓强
05-15 22:00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玉红: 理念认知:应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我们总是以原住者的身份来看待残疾人,以后应该更多的建立伙伴关系,因为残疾人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很多益处,比如说带来了社会结构的稳定。 如果我们都是健全人,是强势对弈的格局,在强势的对弈格局中增加了弱势的楔子,这种社会结构就更为稳定。另外残疾人让我们知道懂得什么叫包容,什么叫爱,我们之间应该是伙伴关系。 未来我们的宣传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倡导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

荆晓强
05-15 21:59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玉红: 我们要培养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助残爱残的价值观,因为这是最为根本也是最为持久的。在方法上有时空维度,我们走进过去,立足当今。 未来该怎么走?空间是主体结构,从微观的个人、组织企业到中观的政府的支持,到更高层次的国家战略和国际视野,要引进来、走出去。区域空间一方面是国内,要提供经验相互分享,还包括国际空间。 具体措施是围绕着爱残助残的价值观构建一个多元的路径。可以通过三个维度:理念认知、价值认同、制度建设。

荆晓强
05-15 21:59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玉红: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共同交流和学习。的发言的主题是,全国助残日的活动路径和未来如何提高它的影响力?

荆晓强
05-15 21:58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玉红发言。

荆晓强
05-15 21:5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杨立雄:最后希望继续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做好残疾人事业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皮书产品,今年就希望把脱贫的皮书重磅推出,让社会了解残疾人事业的进展。

荆晓强
05-15 21:5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杨立雄:第三,学术交流。我们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谈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包括我在联合国做的几次发言介绍中国人的残疾人事业,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中国的残疾人事业。 为什么?因为中国学者对英文不是很通,外国的学者只能看英文,看不懂中文,所以不太了解。我做了发言以后,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残疾人事业确实取得了 较大的进步,需要讲好中国故事。

荆晓强
05-15 21:5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杨立雄: 第二,学生的培养。以前没有成立研究院之前,我们的学生培养,关于残疾方面的是零敲碎打,我们也不太了解。后来成立了研究院以后,学生的培养就成了大规模的,每年带着几个硕士、博士。但是没有本科关于残疾研究方面人才的培养,所以将来我们是不是要编一个“残障社会学”,在我们的专业里面开一个课,这样就会有更大的贡献。

荆晓强
05-15 21:5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杨立雄: 第一,做科研。我们成立了残疾人发展研究院,可以说是脚踏两只船,一只脚踏着民政,一只脚踏着残联,将来在退休之前都会脚踏两只船。现在我们更多的精力是越来越多的往残联倾斜。

荆晓强
05-15 21:5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杨立雄:说真正的到助残,各位确确实实比我们做得更多。我们作为学术研究者是阳春白雪,知道的人不多。今天主要介绍一下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在助残方面做的一些事情。

荆晓强
05-15 21:56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发言。

荆晓强
05-15 21:55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我们要坚持不懈的惠残助残,但是要防范将残疾人放在被动地位的消极助残模式,要以实现权利者增权赋才是最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21:54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我们经常讲获得感、幸福感、参与感,尤其是前两感来源于参与感,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缺乏参与的机会,哪怕得到了实惠也不会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荆晓强
05-15 21:54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古语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残疾人的需求他们自己最清楚,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说话,让他们发声,让他们参与自己人生发展和转折的设计中来,让他们参加更加坚强的实现人生梦想,活出精彩人生的光芒画卷中来,迎接挑战。

荆晓强
05-15 21:53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第四,保障参与,促进融合。

荆晓强
05-15 21:53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习总书记说,“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扶贫的根本途径。调动扶贫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人的精气神和志来自于积极的主体性,如果他处于被援助的消极地位,就会使其失去自尊、自信和斗志。

荆晓强
05-15 21:53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有些同志在说助残的时候好像帮助者是主体,残疾人是客体,这是错的,必须要激发和调动残疾人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荆晓强
05-15 21:53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第三,确认主体实现权利。

荆晓强
05-15 21:52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助残不仅仅是给贫困残疾人一条鱼,而是要给他们打鱼的方法。总书记讲,“扶贫要扶智”,就是这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要给他们知识,给他们信心,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残疾人。

荆晓强
05-15 21:52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在残障研究领域,大家对增权赋能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我所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的同事也过不少文章,增权赋能很多时候被理解为力量,培根就说知识就是力量。增权赋能在社工界、教育界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说法,比方说增权、赋权、增能等等,但其实万变不离其中,我们的老祖宗用一句话概括了增全赋能的意思,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荆晓强
05-15 21:51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第二,要增权赋能,授人以渔。

荆晓强
05-15 21:51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说,就要给残疾人格外的关心,格外的关注,格外的优惠和政策待遇。因为他们是特殊困难群体,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出现在西方某些国家发生的在疫情下放弃老弱病残的做法,要坚持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道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荆晓强
05-15 21:51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贺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说“残疾人是特殊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国外说这种“格外”这种平权行动,被污名化,或者对其他群体的反向歧视。

荆晓强
05-15 21:50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 第一,要坚持惠残政策的倾斜。

荆晓强
05-15 21:50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张万洪:马上就要迎来第30次全国助残日,今天在中网看了全国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听了他们的发言有很多感慨,远在武汉作为残障社群的成员,作为残障领域的法律学者,作为地方残联的兼职工作人员,现在通过视频参会,发表我对今年助残日主题的看法。

荆晓强
05-15 21:50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张万洪发言。

荆晓强
05-15 21:49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新冠肺炎疫情给残疾人脱贫攻坚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助残的关键在于克服障碍,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残疾人脱贫的特殊困难,切实实现“两个格外”的要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以更大的力度,创新的举措,作为研究者也要加强研究,为坚决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21:49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两三年前我参与了一项“十三五”规划的工作,通过调研了解到各地在扶贫和就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在如何落实政策措施和注重实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脱贫攻坚,残疾人群体仍然是难中之难,一些老的问题依然存在,就业压力较大,适合残疾人技能和特点的岗位开发相对不多,就业的稳定性以及收入水平还有待提高。

荆晓强
05-15 21:49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今年助残日的活动主题是“助残扶贫,决胜小康”,将残疾人脱贫攻坚放在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创业和收入明显增加是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关键的举措。

荆晓强
05-15 21:48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始终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传播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人民社会团体,残疾人观,通过助残日活动等形式,推动全社会肯定残疾人的价值,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培育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形成关爱残疾人,关心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人道主义和现代人民社会残疾人观深刻改变了残疾人的命运,影响着国家残疾人事业进程。

荆晓强
05-15 21:48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每年我们还有不少的研究生的论文是以残疾研究为主题,学生们还开展了校园无障碍状况调查,积极推动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参与了这些工作,尤其是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的工作让我们深深感到到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首先是如何看待和对待残疾人观念改变的过程。

荆晓强
05-15 21:48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第二个是培养残疾人事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从2004年至今已经有了16年,我们有幸参加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有幸参与了2008年中共中央7号文件,2016年国家残疾人预防行动计划,2017年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9年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成立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等文件的起草工作。

荆晓强
05-15 21:36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作为一名高校的老师,我们的助残方式一个是科研助残,做好残疾人的研究,为残疾人的事业提供政策建议。

荆晓强
05-15 21:35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谈一谈一点机会,2004年我和我们所的两位老师参加了在王府井附近的一家宾馆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内容是讨论全国第二次残疾人问卷调查的内容,可以说那次会议改变了我们的研究方向,残疾人研究现在成了我们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荆晓强
05-15 21:35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 非常荣幸能力参考全国助残日30周年座谈会,刚才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的先进代表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荆晓强
05-15 21:34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宋新明: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荆晓强
05-15 21:34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宋新明发言。

荆晓强
05-15 21:33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许正明: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共建的事业,是一项阳光的事业,残疾人事业永远在路上。在此我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残疾人群体和残疾人事业,让广大残疾人朋友共享伟大祖国发展荣光,共筑伟大复兴伟业,共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21:33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许正明:今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同时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中宣部将积极配合中国残联共同谋划编制好“十四五”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推动残疾人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广大残疾人朋友精神文化新期待。

荆晓强
05-15 21:33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许正明: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作为公益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特殊事业,残疾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国9000万残疾人的福祉,我们今天开会的盲文出版社和图书馆是我亲眼见证发展起来的,这从一个层面反映了残疾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荆晓强
05-15 21:32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许正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残联各文化单位通过多种形式深入选择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及时向广大残疾人发布专业权威的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知识,领导他们不断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充分展现了高度的自觉的政治担当、文化担当和使命担当。

荆晓强
05-15 21:32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许正明: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做更多事情,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荆晓强
05-15 21:31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许正明:这应该是我第六次到盲文图书馆,对我而言每次到盲文出版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能够看到我们所做的工作,从而也增加了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的氛围。在此代表中宣部出版局,并以个人的名义向各位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荆晓强
05-15 21:31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许正明:助残日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共同的节日,承载着团结友好,寄托着温暖和幸福。听了以上各位的发言深受教育和感动,从大家的发言中感觉得到大家的爱心,特别是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荆晓强
05-15 21:31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许正明:尊敬的程凯理事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在全国第30个助残日到来之际,举办这样的座谈会非常有意义。

荆晓强
05-15 21:30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许正明发言。

荆晓强
05-15 17:47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2014年,我个人荣获“河北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阳光家园庇护工场成为河北省唯一一家由中国残联评定的“全国残疾人职业康复示范基地”,2019年集团获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阳光家园庇护工场获得河北省助残“爱心企业”,还被北京冬奥组委授予“2022年冬残奥会对外接待展示窗口单位”,我们要在2022年冬残奥会期间,代表中国残疾人去展示美丽中国形象,去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去展示残疾人幸福生活!我感到无上荣光。感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17:47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曾经有人问我,干这事,费力不赚钱,你图个啥?我对他们说:办企业不能光看是否赚钱,你能创造多少岗位,你能让多少人幸福,你就会有多幸福,作为集团董事长,慈善兴企,以商养善是我们的企业宗旨,庇护工场是我们服务社会的最大阵地。能够参与助残脱贫的伟大工程,履行社会责任,贡献我的微薄之力,是我莫大的荣幸与自豪。

荆晓强
05-15 17:46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如今,我从事助残事业已经九年了,做实体公益践行者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做“有温度的社会化企业”的定位越来越清晰,目前集团公司旗下21个分支机构中三分之一是助残企业。

荆晓强
05-15 17:46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没有停下脚步,开办了直播60多场,为残友们传授新技能,疏导情绪,集团还募集爱心资金,为需要帮助的残友送去防疫用品,陪伴他们共度难关。

荆晓强
05-15 17:46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假如有一天您来到我们阳光家园庇护工场,“孩子们”会热情的拥抱您,精美的作品会吸引您,正能量的工间操会感动您,他们的积极主动,阳光乐观会感染您,他们那“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口号会震撼您,他们会告诉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荆晓强
05-15 17:45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做残疾人扶贫工作不能等靠输血,更要创新造血。我们曾购置了一套无纺布口袋半自动生产设备,而没有选择同样价格的全自动设备,就为了多创造20多个就业岗位。智力二级的小夏,在手工印刷的岗位上三年,不仅每月都能拿到将近2000元的收入,残疾程度从智力二级降到了智力四级。40岁的小刘,偏瘫造成肢体二级,和健全人妻子双双在无纺布口袋生产线上,他们在其他健全职工的协同下踏实苦干,家庭月收入稳定在4000元以上。不少重度残疾人在家都是靠妈妈全职照护的,虽然他们来到庇护工场后,只能做最简单的绢花组装,但妈妈们就可以出去打工,实现了“安置一人,解放一家”。

荆晓强
05-15 17:45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高位截瘫的轮椅女孩郑树果,一直无法走出车祸的阴霾,经济窘迫,悲观失落,她来到庇护工场后,我们积极帮她联系专家治疗康复,做心理疏导。在参加了我们组织的两期皮烙画培训后,我们发现她对皮烙画感兴趣,于是专门从外地高薪聘请高级老师持续三个月手把手传帮带,如今,她烫制的巨幅牛皮烙画,一幅就能售出上万元。她还被张家口市桥西区总工会评为“桥西大工匠”。看到她变得自信,我们就继续鼓励她当起庇护工场的生活老师,带着残友们唱歌做工间操。

荆晓强
05-15 17:44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从技术含量最低的绢花组装,到钻石画、剪纸,到麦秸画的前几道工序、到牛皮烙画,再到无纺布口袋生产线和自主品牌“大元永”手工轻皮坊,如今我们可以自主设计生产手工雕花皮带、高档雕花皮具,让每个残友都有的干,都干得好。

荆晓强
05-15 17:44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4年来,我们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出精神智力残疾人扶贫工作开启心智、康复疾病、提升技能,重获人生“四步走”工作模式;日间照料、技能培训,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开发岗位、支持性就业“六阶梯式”发展路径;拆分工序,降低难度、渐进式培训、逐级适应的“残健共融工作流程”。

荆晓强
05-15 17:44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孩子们”对于庇护工场的依恋让我坚定了集团公司扩大民生项目,进军社会服务,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的发展方向。

荆晓强
05-15 17:43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慢慢的,郭郭学会了微笑,学会了和人打招呼,分清了花瓣的正反面,学会了麦秸画的前几道工序。每天散工的时候,他都要带一包绢花回家跟姑姑一起插,嘴里还说“帮姑姑挣钱,不惹姑姑生气”。郭郭非常依恋庇护工场,每次节假日前,他总会憨憨地问:“能不能不休息?能不能不放假?”有一天,他突然跑到我的面前问:“我能不能不叫你范总,我能不能叫你妈妈,范妈妈”。

荆晓强
05-15 17:42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直到有一天,我们组织“孩子们”学习手语舞《感恩的心》,我意外地发现了郭郭的身影。队列中的他动作很不协调,也很夸张,但看得出来他在用心表达。我惊讶地看着他,意外迎来了他与我的第一次目光对视,我能感觉到他那扇心门正在打开,我忍不住跑过去拥抱他,那一次,他第一次没有躲闪。

荆晓强
05-15 17:42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智力二级的郭郭是“孩子们”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他的残疾,妈妈投河自尽,爸爸病故后,幼小的郭郭跟着姑姑靠捡拾垃圾为生。郭郭刚来时,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骨瘦如柴、不会交流,经常把人打哭,大家都躲着他,他也总不参加集体活动。

荆晓强
05-15 17:41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没有前车之鉴、没有经验可循,我能做的就是客服自己的疾病,坚持用最大的爱心和耐心,从纠正“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开启心智,开始了庇护性就业的探索之旅。

荆晓强
05-15 17:41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当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真不容易,“孩子们”比我们想像的更特别,也更让人揪心,他们要么敏感、多疑、点火就着;要么封闭孤僻,连眼神都不愿与人接触;他们不懂控制情绪,80%的人需要服用精神类药物,很多人连基本的生活本领都不会,怎么教他们学技能?一下子面对30多名精神智力残疾人,那情况大大超出我的预料,我病倒了,患了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

荆晓强
05-15 17:40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我的想法得到了桥西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批拨了一处闲置场地,我们着手为像小雪一样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大爱家园,说他们是“孩子”,其实,他们小的16岁,大的50多,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占大多数,“孩子们”是我集团八百多名员工送给他们的爱称。

荆晓强
05-15 17:40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当时,全国吹响了脱贫攻坚冲锋号,看到张家口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量均居全省之首的局面,听到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做出了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计划,联想到桥西区是人口密集、残疾人较多的老城区,我决定开办一家残疾人庇护工场,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以爱相助,携手前行。

荆晓强
05-15 17:39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这份牵挂来自一名被送到托养服务中心、患有精神与智力双重障碍的小雪,她是我接触的第一个精神智力残疾人。20多岁,本该是青春绽放、自食其力的年纪,她不仅智力低下,还间歇发作肌肉痉挛行走困难。自从接触了小雪,这个群体的困境就总在我眼前,我常想:“怎么帮她康复,如何教她些技能,让她生活的更好?”这成了我对小雪的牵挂,也萌发了我要为这样的残疾人脱贫做点事的想法。

荆晓强
05-15 17:38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说起我自己,16年前我是一名电台记者,因为连续报道女性就业难的话题,让我萌生了为她们创造岗位的念头,于是我辞职下海创办了家政公司;9年前,为了照顾生活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我又开办了河北省第一家社区居家托养服务中心;4年前,因为一份牵挂,我创办了残疾人庇护工场。

荆晓强
05-15 17:38

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 范为华:大家好!我叫范为华,来自2022年将与北京携手举办冬奥会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桥西区阳光家园庇护工场的创办者,这是一家以为残疾人、特别是为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和支持性就业的服务机构,是河北省第一家残疾人庇护工场,今天我讲的是庇护工场100多个“孩子”的故事。

荆晓强
05-15 17:37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范为华。

荆晓强
05-15 17:34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对于在葡萄生产过程中需要农药化肥的困难户,我都会亲自到农资专卖店出面担保赊账,并为他们送货上门。对于生产中急需资金的社农,少则自己掏腰包,多则出面为其贷款说情,从不耽误。每年我都会到农资店里实地考察,保证货真价实、价低质优,这也保证了葡萄种植产量稳步提升,现在我们的葡萄生产的商品率占总产量的70%以上。河南、湖北、四川、内蒙等省份都是我们的销售地,仅此一项可以为村民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17:34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大家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收成高不高,全看农资好不好,所以,我把农资和农资安全作为葡萄种植的关键来抓。记得有一次,一位残疾农户种植过程中,因缺少资金,肥料始终没有入地,我就亲自上门询问,农户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原来是没钱买化肥,又不好意思开口。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当即打电话给农资专卖店,马上送来两袋化肥,并明确告知农户,有了收成后再付款。

荆晓强
05-15 17:33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残疾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最多,我会请他们到我的葡萄地学习,再陪同到他们地里现场指导、帮扶,我这么做,既是希望大家能真正学到技术,也希望他们能感受被人重视的温暖。

荆晓强
05-15 17:33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对于我个人来说,学习已经成为我每天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每天关注最多的频道是央视农业频道,订阅的是科技类报纸、微信里还关注着科技公众号,很多内容和种葡萄没太大关系,我已经60岁了,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了解农村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让我觉得没有被时代落下。

荆晓强
05-15 17:33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为了提高社农栽培管理技术,我作为合作社社长,每年都要举办培训班12期以上,组织骨干到其他地方实地学习取经,组织大家一起学习,特别是动员残疾户积极参加。

荆晓强
05-15 17:32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为了让葡萄“叫好又叫座”,我常常会钻研一些养植新技术新方法,也愿意无私无偿地把新技术、新信息及时传递和分享给村民,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种植的难题,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葡萄生产大丰收、效益大提升、生活水平大改善、生活质量大提高。作为曾经的贫困户,头也抬得起了,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荆晓强
05-15 17:32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于是,在市、县残联的帮扶协调下,2012年,我牵头成立了由60余户村民参加的果美葡萄生产协会,其中有残疾户10户,我被推选为会长;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我们采取“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办法,2019年改组成立现在的昌鑫葡萄种植合作社,我继续担任合作社社长。目前,我们合作社有社农102户460人,种植优质葡萄450余亩,其中残疾人21户种植90亩,每年葡萄收入270万元,年人均收入5800余元。

荆晓强
05-15 17:32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怎么把葡萄种的又好吃又好看,我没白天没黑夜的想,后来觉得自己单打独斗实在有限,就想着带动更多的村民和残疾人一起干,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致富。

荆晓强
05-15 17:31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虽然说葡萄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但离卖个好价格还差很远,我种的葡萄虽然吃起来甜,卖相却没那么好,同样去批发,隔壁的可能8块钱1斤,我的就6毛钱,这么一对比,心里很不是滋味,庄稼人一年的辛苦就盼着丰收卖个好价。

荆晓强
05-15 17:31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关于发展葡萄种植的想法和初衷,要从十年前说起。2010年春节期间,我看到报纸上关于发展优质葡萄奔小康的报道后,被触动了,想着能不能尝试种种葡萄?于是决定实地调查,详细了解葡萄种植的相关技术。回去后,我和本组的几户村民商议,决定率先栽植优质葡萄。第一年我种了2.5亩葡萄,量虽少,却寄托着我们这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夫妻俩丝毫不敢懈怠,照顾女儿和照顾葡萄成了生活中的两件大事。按照养植葡萄的专业技术指导,我们小心翼翼地精细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葡萄有了好收成,五年夺得了大丰收,每亩收入有6000元以上。我们越干越起劲,把家里6亩地全部栽上葡萄,年收入也达到4万元左右,全家彻底摆脱了贫困。

荆晓强
05-15 17:31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从摆摊卖水煎包到栽植葡萄,从成立果美葡萄生产协会到现在的昌鑫葡萄种植合作社社长,从自家致富到帮助大伙奔小康,我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到今天。

荆晓强
05-15 17:30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两个残疾人照顾一个残疾女儿,确实让我身心疲惫,但生活还要继续,我不能一直沉浸在悲苦中,我必须坚定地为我的家人撑起一片天,毕竟我才是她们的主心骨。

荆晓强
05-15 17:30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屋漏偏逢连夜雨,2002年厄运又找上门。18岁的大女儿被查出患有脑瘤,并逐渐失去自理能力。为给女儿做手术,全家人倾尽全部积蓄,并欠下10万元外债,女儿的命是保住了,但小脑菱缩,脑功能受影响,至今生活不能自理,由我和爱人照顾。

荆晓强
05-15 17:29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正当我信心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想要更进一步时,不幸发生了。我在脱绒棉花时遭遇工伤,右手被卷进机器中,虽经过积极抢救,但因伤势过重和医疗条件所限失去了右手全部手指,手功能也完全丧失。人生计划被完全打乱了,只能回到家乡,21岁那年,在热心人的撮合下与邻村患小儿麻痹症的姑娘刘晓燕相识,步入婚姻殿堂,生有两个可爱的女儿。

荆晓强
05-15 17:29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1978年3月,我初中毕业,被村里当做农业技术员推荐到运城市的棉科所学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于长在农村的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每天完成基本学习工作后,剩下的重活、累活、脏活我都抢着干,也深受棉科所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荆晓强
05-15 17:28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我叫郝能吉,今年60岁,来自华夏忠孝第一人介子推的故里——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裴介村。我的家乡夏县曾经是省级贫困县,2018年9月退出了贫困县行列,而我们家,在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在2017年脱贫。一个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4口人有3个残疾,不幸中的不幸,我这个人,不习惯等、靠、要,虽然常觉得生活艰难,但很多时候比健全人都更要强。

荆晓强
05-15 17:28

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荆晓强
05-15 17:25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接下来有请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 郝能吉。

荆晓强
05-15 17:24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这就是我的“三色”故事。 我的汇报结束,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17:23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人生就像播种,你撒下什么就收获什么。我想对其他贫困群众说,亲爱的朋友们,脱贫不能等靠要,办法总比困难多。国家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只要我们肯实干、肯吃苦,祖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荆晓强
05-15 17:23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作为千千万万残疾人中的一份子,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沐浴着政策的阳光,我们要心存感恩,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日子才会更有盼头,生活才会更有奔头!

荆晓强
05-15 17:22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近两年来,我先后获得萍乡市残疾人自强模范、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称号,取得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得益于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我的关心帮助。

荆晓强
05-15 17:22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2019年3月20日,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在萍乡调研时,特意来到我家看望。刘书记一进门就紧紧握住了我的手,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刘奇书记和蔼可亲地与我谈心,关心我们全家的生活状况和健康情况,得知我致残后,还能乐观面对现实,并靠发展民宿脱贫后,对我的事迹高度肯定。他鼓励我说:“脱贫攻坚就要有这股子劲,你给大家树立了好榜样……”刘奇书记恳切的话语,让我十分振奋,再次点燃起了我去创造幸福生活的激情。

荆晓强
05-15 17:22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当中,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快乐,内心充满了幸福感。正如我女儿对我的评价所说,“爸爸虽然行动不便,但活得比一些健全人更有价值!精神世界也更丰富!”

荆晓强
05-15 17:21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想起了自己当年在上海住院回来,邻居们提着慰问品来看望我的情景。乡情无价,我便与爱心基金会成员商量,并达成了共识:决不能让这个家庭被疾病打倒,一家有难百家帮。当我在爱心基金群内募捐的倡议发出之后,村民们都积极响应,踊跃捐款,20 元、30元、50 元、100 元……111人共计捐款9050元,用实际行动为这个不幸的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荆晓强
05-15 17:21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我们村一户人家何秋华的儿子小鹏,从出生以来一直体弱多病,还患有严重的生殖器疾病,在2019年已经做了两次手术,在面临第三次手术时,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再一次陷入困境。

荆晓强
05-15 17:21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成多,连外村的村民都加入进来,到现在为止,这个爱心基金群有121人,累计募捐金额4.5万余元,捐助了9名贫困学生和8位患有重大疾病的村民。同时,几年来我们团队还另外筹集爱心基金近10万元帮助困难村民60余人次。

荆晓强
05-15 17:20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大家你10块,我20,他100……聚少2015年,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我决心发起成立“欧阳晖爱心小屋”和爱心基金会,将村里有爱心的党员、在外务工的村民等组织起来,通过爱心基金微信群开展募捐。

荆晓强
05-15 17:20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2015年,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我决心发起成立“欧阳晖爱心小屋”和爱心基金会,将村里有爱心的党员、在外务工的村民等组织起来,通过爱心基金微信群开展募捐。

荆晓强
05-15 17:19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我下定决心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在精神上“站起来”,为乡亲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荆晓强
05-15 17:19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我知道,我不能只做一个国家政策的享受者,不能只做一个社会各界关爱所及的获得者,我更应该做一个关心他人回报社会的奋斗者!走过一片黑暗的旷野,我被红色的爱包围。同样,我愿意用爱心浇灌故土,栽种一片绿荫,奉献给这美丽的土地。

荆晓强
05-15 17:18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而这未来的颜色,是我人生的第三种颜色,绿色。 它,代表着希望!

荆晓强
05-15 17:18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透过我的经历,我不会说感恩苦难,我只会说由衷感恩党和政府,是这人世间厚重的爱与关怀,激发了我从头再来的勇气。我发自内心的感慨,“生在当下中国这样伟大的国度,我们的老百姓是多么幸福,多么自豪!”

荆晓强
05-15 17:17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尝到了甜头,我的积极性更高了。2018年,我将民宿经营范围扩大到隔壁的兄弟家,还聘请了1名贫困户劳动力帮忙打理。下半年,又将半亩多荒地整理出来,全部种上了青菜、豆角等时令蔬菜,丰富游客的餐桌。游客多的时候,我们全家齐上阵,儿子为客人端茶倒水、带领他们扫码入住,我老婆则负责炒菜,我就帮忙拣菜,给客人介绍周边景区。目前,在我的示范带头下,我村还有3户残疾贫困户也利用自用住宅的空闲房间,经营物联网民宿,增加了家庭收入。就这样,我们家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荆晓强
05-15 17:16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为了让我们家有更长远的发展,县里、乡里、村里不停地给我出主意、想办法。我们河坑村是“全国文明村”,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乘着萍乡打造武功山全域旅游的东风,2017年7月,在第一书记的引导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全程无人化自助民宿旅游村项目,在河坑村成型落地。当时,第一书记建议我家第一个发展民宿,他鼓励我说:“旅游富民是机遇,致富是早晚的事。”我很感动,着手改造了自家多余的几个房间,装上智能二维码锁,通过专业培训后,我们夫妻俩能自主操作手机App后台管理。游客只需一部手机既可享受全程智能化服务。2017年7月28日,物联网扫码民宿正式在我家试点,到第一年年底,我掰指一算,减去成本,收入就有7000多元。

荆晓强
05-15 17:16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2014年,我们全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低保、助残补贴、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等多项扶贫政策,并入股了村里的合作社。县、乡残联专门对我家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我享受着健康扶贫政策,家庭医生定期上门体检……这一切让我们一家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荆晓强
05-15 17:16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在我人生的黑暗时刻,有一道光驱散了我的苦寒,点亮了我的光明。

荆晓强
05-15 17:15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我,绝不能死! 这是我生命中激活信心的颜色——红色!

荆晓强
05-15 17:15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我能死吗?我不能!我留恋这世间的美好,更因为在那个时候,党和政府向我伸来援助之手。一项项饱含温度的扶助政策,带来了四面八方的热情关注。对我个人而言,那是一片由爱心汇聚的红色海洋!

荆晓强
05-15 17:14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那份绝望,真的让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我经常问自己,“我这个样子,与一个废人有什么区别?”在万念俱灰的时候,我甚至想过告别这人世,一了百了。

荆晓强
05-15 17:14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2010年,妻子陪我回老家继续疗养。那时两个小孩,大的不过13岁,小的才8岁,全家指望着妻子一个人忙里忙外,干完农活又做家务,有点时间就去村里的竹筷加工作坊帮忙,一天挣二三十元钱来贴补家用。两个孩子也好像一下都长大了。学校要开家长会,他们瞒着不说,因为想到妈妈如果出去,就得留爸爸一个人在家无依无靠。我一个大男人坐在轮椅上看到家庭的窘境却无能为力,心中充满了自卑、焦虑与绝望。

荆晓强
05-15 17:14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在得知我瘫痪后备受打击,患有高血压的他病情日益加重,在2009年3月27日因心肌梗塞去世了。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沉浸在愧疚、悲伤之中。

荆晓强
05-15 17:13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离家打工已经六年了,在上海住院治疗的3个多月,却是我一生中最痛苦、最漫长、最黑暗的日子,身上锥心一样的疼痛,让才40岁的我感到前路茫茫,不知活着还有什么奔头。特别是我老婆,强颜欢笑给我翻身、喂水喂饭,而我却不止一次看到,她在背地里偷偷抹泪。

荆晓强
05-15 17:13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残疾,是造成我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更让我跌入人生中的低谷。2008年,我永远记得那个日子——12月30日上午11点,当时,我在上海一家器材公司上班,和往常一样到仓库检查货物,当时其他工人们正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个承载重达近2吨铝合金的材料,其中一部分突然从货架顶端倒塌,眼看就要砸向站在下面的一名工友,在那危急时刻,我来不及多想,便下意识地扑了过去,用双手推开了他,可自己却被货架压到了腰椎,当场昏了过去。工友的脚骨折了,而我却因脊椎神经受损、两节脊柱滑脱导致下肢瘫痪,住院时医生说,我再也无法站起来了。

荆晓强
05-15 17:11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其实,我的故事,可以用“三种颜色”来概括。第一种颜色毫无疑问是冷酷的灰色。

荆晓强
05-15 17:10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今天,作为千千万万肢残人士中的一员,能有幸来到这个庄严而又神圣的地方,向各位分享我的脱贫故事,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倍感荣耀!

荆晓强
05-15 17:10

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 欧阳晖: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欧阳晖,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河坑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而熟悉我的人,都习惯叫我一声“轮椅哥”。

荆晓强
05-15 17:08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欧阳晖发言。

荆晓强
05-15 17:07

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 魏孟新:这些和我们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搞得好,我们在国际上也就更硬气。包括世卫组织开会,原来都是我们要申请,人家还不一定让参加,后来他们要开座谈会,会主动问我们是不是过来主持一下,帮我们主持一个论坛,是不是做一个主旨发言?真是感觉到我们的腰杆儿也硬了。康复国际当时就说,认为中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认为现在是时候中国有一个领导人加入到康复国际。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好做了,这和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这么多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荆晓强
05-15 17:06

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 魏孟新:前一些年,我们在国际上也是做公众意识的倡导。当时主要有两个品牌,一个是残疾人艺术团,一个是体育代表团,我有幸参加了第一个残疾人艺术团出访,那是1992年。到后来,随着《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颁布,包括后来的中美战略会谈,也把残疾人事业作为中美战略对话的组成部分,后来的亚欧会议、APEC会议,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多的介入到实质性问题。

荆晓强
05-15 17:06

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 魏孟新:因为当时是一个亚太区的会,他们的秘书长也来了,他虽然看不见我,我的声音比较有特点,他能听出我的声音。他说十多年前我们就为这个事儿打过架,当时我们对你们的态度不太好,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中国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很重视。我们的国际活动,随着国家的发展,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进步,我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荆晓强
05-15 17:05

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 魏孟新: 从我的工作来讲,我是做国际部工作,体会更深。

荆晓强
05-15 17:03

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 魏孟新:咱们的助残日有一个特点,因为每次助残日都有主题,以前的主题是“呼唤公众意识,关注残疾人”,从2005年之后,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助残日的主题更加的切合国家的大的主题。随着国家的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

荆晓强
05-15 17:03

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 魏孟新:我自己也非常荣幸,我是1991年5月份加入到了残联,我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全国助残日活动。当时我从八对专业,8月份来报到,当时残联的主任跟我说这儿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活动,说你还要提前介入,所以我有幸参加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全国助残日。

荆晓强
05-15 17:03

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 魏孟新:今天这个日子很特殊,今天是第一部《残疾人保障法》,1991年5月15日正式实施,今天是正式实施的日子,这个法明确了是把5月份第三个周日作为全国助残日。

荆晓强
05-15 17:02

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 魏孟新: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座谈会。刚才前面几位退休的同志,也都是残疾人工作的理论家,也是做策划工作的,我在国际部工作,更多的是怎么样配合执行好残联的各项工作。

荆晓强
05-15 16:59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中国残联国际部原主任魏孟新发言。

荆晓强
05-15 16:56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我们和记者们在一起,他们最让我心暖的一句话是今年又有新东西写了,就怕记者说今年和去年差不多。我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撰写文章的过程,越来越觉得在人类的精神中有一块圣土,我有幸在这片圣土上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有幸与在座的很多人成为朋友,我有幸把程凯在多少年前谈到的关注农村残疾人这样的观点消化道我们的事业中。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16:55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我记得每一年助残日,全国报道、地方报道的都是一年中的宣传之最,集中地把残疾人、残联组织的心里话说出去。我参加了22个助残日活动,有一件事情是我永远不会忘的,就是助残日当天结束之后各路记者纷纷回到残联撰写新华社通稿和人民日报的专稿,中央电视台回台里编辑了,新华社通稿是要由会领导通过的。

荆晓强
05-15 16:55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我们无论在做什么事情都在想,可能几十年之后参联会解散,但是残联做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什么时候都无尽头,这也是我们所有工作中的财富。

荆晓强
05-15 16:54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 助残日是一种精神。作为残疾人来讲,作为残疾人事业来讲,我们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脯有尊严地讲,我们有自己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我们努力在实现的人道主义精神。

荆晓强
05-15 16:54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 助残日是一个品牌。从最初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想到它最后能成为一个品牌,每一个事业都应该有它闪光的地方,助残日品牌风采照人,每一年的助残日都成为各个地方,各个省,或者说国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比如说中山公园的万人残疾人助残日活动,各个省搞残疾人活动广场等等形式特别多。

荆晓强
05-15 16:54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 助残日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无限大。不仅仅是把它写进了《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而是它搭的舞台足够残疾人事业在上面努力舞蹈。这个平台每到助残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成为固定的队伍在走进残疾人,各省也利用助残日,请省里的几大班子出面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很多困难,很多问题。这个平台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几大班子领导人走进残联,走进这个事业,更重要的是让残疾人从家庭中走入社会。

荆晓强
05-15 16:53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助残人是一个抓手。助残日成为了我们重要的抓手。助残日的每一个主题的设立都和残疾人息息相关,是重中之重。

荆晓强
05-15 16:53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刚才大家谈到了扶贫解困,在助残日我经手的22个主题中,有5次谈的是贫困主题。比如说第一次提出来是1998年,当时提出了四个字叫“扶贫解困”,2013年第23次助残日的时候是“帮扶贫困残疾人”。这30年的历史中5次围绕着残疾人的贫困主题。为什么?很简单,程理讲过事业的短板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为了使残疾人这块短板能够早日与社会拉平。

荆晓强
05-15 16:52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助残日是一个抓手,是党组理事会每年工作的重点。我记得非常清楚,助残日到后期,我们还在策划,还在想的阶段,各省就纷纷来电话,问一下今年的助残日主题是什么,我们也要早动手,早策划。换句话说,它已经成为残疾人事业中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荆晓强
05-15 16:52

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 王涛:今天是全国助残日30周年,我在家里把每年的全国主题打出来,跟残疾人事业结合起来。坦率地说,从前面的参与到背后的组织策划实施,直到我参加的最后一个全国助残日结束之后,我说请让我把最后一个全国助残日做完,因为不仅仅是因为是一个残疾人,而是与残疾人事业密切相关。

荆晓强
05-15 16:51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王涛发言。

荆晓强
05-15 16:50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今天我们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这个事儿决胜以后,残疾人事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残疾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残疾人事业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做到完全同步还需要极大的努力。所以全国助残日的主题回顾非常有意义。

荆晓强
05-15 16:50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当时我们很纠结,全国全面小康开始了,迈出了五年、十年的步伐,才初步达到小康,很惭愧。“十二五”的表述是残疾人的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我们搞残疾人监测,搞了七年,残疾人总体小康是2011年实现。“十三五”的表述是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荆晓强
05-15 16:49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同时,它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同时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怀。“八五”规划,当时的目标是残疾人温饱问题初步解决,“九五”规划的表述是残疾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十五”到了本世纪初,国家宣布总体小康基本上实现了,发达地区残疾人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欠发达地区稳定解决了温饱。“十一五”历我们越来越近了,残疾人的生活总体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荆晓强
05-15 16:48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从思想上来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今天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一旗帜,或者说一个导引,人道主义已经写到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面,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人道主义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一面旗帜,或者说作为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具体实践的一个价值导引,始终伴随着我们,指引着残疾人事业,千千万万人为这个事业去工作。

荆晓强
05-15 16:48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 研究室是搞理论,搞规划的,如果说《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权利公约》、2008年奥运会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里程碑,30年全国助残日是“路标”,就把我们的事业串起来了,回头看我们事业取得这些成绩的根本原因还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我们在国家当中一起往前推动,这是根本原因。

荆晓强
05-15 16:47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这期杂志的卷首语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我们的全面小康是要实现,在两不愁,三保障之上还有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空间。”写得非常好。

荆晓强
05-15 16:47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我们在看到的成绩的同时,还要及还有很多困难残疾人,我们的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以全面小康为例,“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了,但这只是全面小康的一部分目标,一个最基本的底线目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指标,比如说农村边远地区的公共服务。

荆晓强
05-15 16:46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我说一点切身的感受,现在还有很多的残疾人生活还非常困难,生活还很艰难。“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时候我们征求意见,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意见,其中有一个上海的肢残人,重度肢残人,他讲了他的生活状况,希望怎么怎么样。后来我专门留了那个意见,他离不开床一句话。我去了残联那么多年,没听人讲过那么。

荆晓强
05-15 16:45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2010年研究室搞“十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写了一句话,叫做“残疾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有的方面还在扩大。”大家讲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问题。

荆晓强
05-15 16:45

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 陈新民:最直接的感受,如果倒回30年,能有这么多方方面面的人关注残疾人事业,政府部门、专门协会、残疾人工作者、杂志出版社,不把我们的事业坐在一起说绝无可能,而且我们说的话题有很大,有的是很具体的事儿。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的事业进步了,国家进步了,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对进步的感受是非常真切的。

荆晓强
05-15 16:44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陈新民发言。

荆晓强
05-15 16:43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最后介绍一个女孩子。网上比较红的女孩谢仁慈“用力得活着”。这个女孩儿穿最短的裙,露最酷的腿。念大学一个人去重庆西南政法大学读书。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16:40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两个儿子决定在网上学习,做电商培训,残疾人为了生活,为了过日子真是很艰难。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他们听说网上直播就能挣钱,兄弟俩在努力的学唱歌,为了给妈妈补助。政府坚实后盾社会倾情关注纳入国家社保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残联能够做的事情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可以帮着出主意。

荆晓强
05-15 16:39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他们有一个曲折,这两个渐冻人不愿意让母亲养着。老大坐皮鞋,老二编藤椅,老大修电视,老二修手表。后来母亲往返走了八年路,6000多公里,但是修电视落伍了,修手表赶不上潮流了,自学修手机、修电脑,小卖店也办不成了,农村里的情况比我们所想象的糟糕。

荆晓强
05-15 16:39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北京青年报》这篇文章报道得非常好,让人感到到温暖的是什么?县残联在关键的时候,把唯一的一部电动轮椅送给了这个家庭,于是这两个兄弟俩就可以轮换着坐。第二年助残日期间又给这个家庭送了抽水马桶,就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不以善小而不为,基层残联在主动做工作,这个工作在你看来是举手之劳,但是对残疾人来说却能改变他的一生。

荆晓强
05-15 16:39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图上是一个88岁的农妇迟迟不敢老去,这是2018年的照片,88岁的老人是河南温县招贤乡护庄88岁闫玉梅迟迟不敢老去。这位老人照顾儿子,两个儿子都是渐冻人。我们在工作中多半跟残疾人中的精英打交道,但是我们有多少次能够真正看到在一线在农村中的残疾人?图上是一人家的生活情况。她坐在小板凳上,从家里到院里的厕所,需要用40分钟。

荆晓强
05-15 16:38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这个主题的设定有一个过程,1991年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的第一个全国助残日,1992年我在宣文部工作的时候,在1991年9月向理事会承包关于设立助残日主题的指示,理事会原则同意并确定了主题日的基本要求就是“关注事业发展趋势,配合年度中心工作,反映残疾人迫切需求,培育助残社会风尚;在措词上应把握朴实、平和、简洁、明了的基调,要易于上口,便于操作。”

荆晓强
05-15 16:38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今年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

荆晓强
05-15 16:37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感谢中国青年报在1992年第二个全国助残日第一个主题设立的时候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刘奇葆书记走访的时候,我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但是他把照片递给我的时候,我就感到作为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感和残疾人的每一个改观。听了刚才专门协会的汇报,退下来以后感觉到残疾人群体的艰难,他们的艰难让我们感到生命的厚重。

荆晓强
05-15 16:37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冯总把他精心保存了27年的两张照片送给我说“我一直相信我们会见面的。”

荆晓强
05-15 16:37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那一年冯利平身患小儿麻痹症,29岁,1984年他开本无线电修理部,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营的佼佼者。为回报社会关怀,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修理电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诸多荣誉。

荆晓强
05-15 16:36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这两张照片是1992年5月17号是北京第二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

荆晓强
05-15 16:36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看着一脸茫然的样子,冯总笑了,掏出一封信,里面装着两张老照片。

荆晓强
05-15 16:35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 这张照片是你以为匆匆而过的一言邂逅,却是他一生魂牵梦萦的牵挂。我的一生大半生在残疾人事业里,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2018年底,为北京市残清去残联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培训。讲座刚刚结束,坐在轮椅上的区残联兼职副理事长冯利平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赵老师,前几天在市残联听您讲课,我一眼就要认出您来啦!,我都快30年了,您还记得我吗?……”

荆晓强
05-15 16:34

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 赵济华:离开残联工作岗位已经几十年了,我是2003年退休。这次很有幸参加助残日3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把自己的感受跟在座的各位,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做一个分享。

荆晓强
05-15 16:33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 下面这组发言是请中国残联的老同志 ,他们的发言很有特点,让您看到残疾人事业,特别是助残日30年来的历史纵深,让我们听到岁月的回响,让我们知道残疾人事业从何而来?首先有请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赵济华发言。

荆晓强
05-15 16:32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 张雁华: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把健步走的活动转到了线上和腾讯公益,我们联合在一起,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开展线上筹款,救助心智障碍儿童的公益项目,动员公众为这个项目捐款,并且通过线下非聚集性的健步走完成1万步腾讯跟基金会都会给他们一些证书,给他们完成的跟这个项目相关联的经验卡,鼓励他们通过捐款来支持残障儿童。这个活动我们也在助残日马上要推出了,今后我们基金会还会紧密地围绕着助残日的主题设计和策划更多的公益项目和活动,募集更多的资金,服务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谢谢各位。

荆晓强
05-15 16:30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 张雁华:我们在2011、2012年在西单文化广场动员大学生向公众募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2016年开始我们助残日的活动转到了奥森公园,开展了爱心随行一路相伴,公益徒步行动,组织公众残疾人通过健步走将报名费捐给每年设计的不同的助残项目,同时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荆晓强
05-15 16:29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 张雁华:我们这个展览通过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成就,宣传每年助残日的主题,宣传基金会开展的公益项目,同时我们还进行义卖,残疾人文艺演出。这样的形式在助残日当天,在西单广场要搞一天的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我们还尝试着学习了香港公益机构授旗,就是公众募款的好的做法。我们在2011、2012年在西单文化广场动员大学生拿着募捐袋在广场向公众进行募捐,起到了很好公众宣传和教育作用。

荆晓强
05-15 16:29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 张雁华: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6年了,我们经历了助残日的30年,这30年来基金会把助残日作为宣传残疾人事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意识,募集资金的一个重要的时点、契机和抓手。近10年来每年助残日我们基金会都会推出固定的活动、项目,并且形成了品牌。比如说从2009年开始我们连续8年在西单文化广场组织了“集善工程大型图片展”,在座的很多媒体朋友给我们这个展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宣传。我们也请程理和其他的残联领导参加了活动,那时候郭主任不在残联也看过我们的展览,我们起到了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成就的作用。

荆晓强
05-15 16:29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张雁华发言。

荆晓强
05-15 16:10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以上是我向大家介绍的中国智协近年来开展的工作。 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16:10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 2013年开始中国智协和国际劳工组织推出了支持性就业项目,写入了中国残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十三五”规划。这几年推行过程中效果特别好,各地涌现了很多典型,长春有“阿甘餐厅”“阿甘村”、深圳的“喜憨儿洗车行”、湖南的“憨儿乐o茶物语”,要特别说一下茶物语,茶物语的服务员是一个轻度智障的孩子,因为做了支持性就业,参加了就业,在咖啡店遇到了现在的先生,并且组建了非常幸福的家庭,她跟她先生婚后生了一个女儿,让大家开心的是他们生的女儿是健全人。这个残障姑娘特别感谢当地残联和政府对她的帮助。如果没有支持性就业这个项目,她不可能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的,也不可能最终获得爱情。

荆晓强
05-15 16:09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 下面介绍一下就业方面的情况。

荆晓强
05-15 16:09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 2016年,中国智协设计了残健高度融合、形式高度统一的“牵着蜗牛去散步”活动。这项活动是把智障人士的形象用蜗牛代表,因为他走得很慢,我们要前着他慢慢走,欣赏沿途的风景。这项活动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规定为“蜗牛日”。从2016年开始这项活动举办了9次大型的联动活动,小的活动举办了数十次,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全国有5万余人参加过这个活动。

荆晓强
05-15 16:09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2013年开始一共已经举办过13次这样的区域性的特奥联谊活动,每次大概参加的省市10个左右,每次参加的运动员(本身也是特奥运动员),10个队伍,8—11名运动员,共100多人,从2013年到现在一共是15000余人参与。除了西藏和港澳台以外,其他的省份都派代表队参与国这个活动。区域性特奥联谊活动得到了特奥运动员、教练员和智障人士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荆晓强
05-15 16:07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 2013年设置了区域性特奥联谊活动。因为国家级的特奥运动员每四年才有一次,对于智力残疾人来说参加的机会特别有限,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这个活动一开始是一年一次,到后来发展到了一年两次。

荆晓强
05-15 16:05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下面说一下文体方面。

荆晓强
05-15 16:05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经过近四年的努力,现在我们跟全国八个省,北京、河南、山东、内蒙、浙江、福建、陕西、宁夏,一共21家养老院达成初步的意向协议,他们愿意接收智力残疾人家庭去养老。

荆晓强
05-15 16:04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 智力残疾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而且现在很多大龄的智力残疾人的父母已经老迈,对他们来说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因为这个情况,中国智协2016年设计了一个项目,我们称之为“放心工程”。这个工程采用保险+托养的方式,以商业保险的形式托底,提供养老所需的资金。以养老院为依托,给智力残疾人家庭,智力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双亲提供托养养老的服务。

荆晓强
05-15 16:04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 2019年底,“安心工程”已在全国27个省份,建成54个投保网点。现在,“智力+语言”、“智力+视力”、“智力+听力”、“智力+肢体”、“智力+自闭症”的家庭也可参保。全国的投保保额截止到去年年底是230多万,有很多智力残疾人家庭对这个保险都非常认可。

荆晓强
05-15 16:04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 2014年,中国智协设计并推广了全国第一款智障家庭意外、疾病综合保险项目--“安心工程”,它是由中国人民人寿等六大保险公司共同承保的公益性商业保险。至今已推行五年多,它以覆盖面广、保障齐全、操作简易、保费低廉、投保索赔省心的特点,受到中国残联领导和智障人士家长的充分肯定。

荆晓强
05-15 16:03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婷: 2012年,社团法人登记以来,中国智协开展了经常性、连贯性的调查研究,了解智障群体在生活、康复、教育、就业、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诉求和困难,在各种场合为他们代言发声。近年来 ,开展的专题调研15次,撰写调研报告10个,其中智障人士家庭财产信托保险调研、云南省特殊教育现状调研、京津冀十六家心智障碍社会服务机构现况调研及心智障碍者支持性就业调研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了调研所提出的部分问题。

荆晓强
05-15 16:02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智协办公室副主任张婷,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座谈会。

荆晓强
05-15 16:01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婷发言。

荆晓强
05-15 15:58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想说的还有很多,以上四点是比较深刻的感悟。全国助残日跟残疾人的学习就业和生活息息相关,一个人残疾了,它就开始陪伴终身,并且在这个平台上带去鼓励,带去希望。现在回忆起来,可以说是“流年笑掷,未来可期”。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15:58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如果需要手语,现在也有了伴你无碍手机APP,手语翻译在线上平台提供服务,变成一个“口袋里的手语翻译”。

荆晓强
05-15 15:57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因为如果听障人士能够接打电话,那么我们的就业范围就可以延伸延长了,听障人士从事外卖行业无障碍,从事公关接待协调服务一样无障碍,等等。听障人士找工作时再也不用说,“对不起,我接不了电话”。与我们今年的助残日主题“助残脱贫,决胜小康”不谋而合。

荆晓强
05-15 15:57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比如,我们跟中国联通的合作,就是在语音转文字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上进行研发,帮助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接打电话,锤子手机坚果3已经实现了听力残疾人打电话无障碍的功能,口语使用者可以说,对方的语音可以转文字,手语使用者可以全程文字接打电话。这个接打电话可能健全人没什么感受,对我们可是质的变化!

荆晓强
05-15 15:57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第四是,在语音转文字的技术基础上的衍生技术。在网络平台上的服务功能。

荆晓强
05-15 15:56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现在可以说80%已经成真!未来100%也是可期!

荆晓强
05-15 15:56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第三是,以讯飞技术为代表的语音转文字。这个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特别是现在的质量越来越好。我们的副主席徐聪,就有一个梦想是,不管他到哪里,都能有语音转文字的文字流,他用眼睛抓取文字的能力特别强,就像健全人置身语音环境,能用听力抓取需要的信息,类似的,他听力不好,就用眼睛抓取需要的文字信息。以前他都不敢说,梦想放在心里很久了,遥不可及,好像是科幻。

荆晓强
05-15 15:55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其次是耳聋基因筛查,首次使人们面对耳聋从只能患病后被动干预治疗,而转为可以提前主动预防和避免。也让听力残疾人更加了解自己,失聪不再是什么所谓残酷的命运之类,而是因为人类基因变化的结果。确实是社会发展的代价。了解致聋原因之后,有助于听力残疾人能够从根源上面对自己,特别是接纳自己,最后成就最好的自己。

荆晓强
05-15 15:55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这方面听力残疾人切身感受非常多,而且都是质的变化。首先当之无愧的是,人工耳蜗1995年进入中国,结合我们30多年的听力言语康复工作,共同打破了“十聋九哑”的魔咒,实现了“十聋九不哑”的奇迹,重度听力残疾人也有机会回归到主流社会,听、说无障碍。

荆晓强
05-15 15:54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五是科技的发展在助残日的平台上为残疾人带去希望。

荆晓强
05-15 15:53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这些变化也是跟听力残疾人需求息息相关的,因为听力残疾人因为听力障碍,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的获取障碍。现在信息对我们而言,有了更多的获取渠道,这样让听力残疾人有了更多的融入社会的能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是伴随着全国助残日,一年比一年增强。

荆晓强
05-15 15:53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现在线上活动多,更是从只能看文字,到可以使用讯飞或是伴你无碍手机APP,把网络上的视频语音转换为文字,或是转换为线上的手语翻译。

荆晓强
05-15 15:53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最开始,助残日消息的获取来自报纸和电视,我们听力残疾人看电视新闻是有障碍,因为没有字幕。报纸是唯一的渠道。现在如果搞助残日现场活动肯定有手语翻译,现在是不但有有了网络。以前手语翻译,还有了速录同步字幕。

荆晓强
05-15 15:52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四是与时俱进,各种信息无障碍渠道得到普及。

荆晓强
05-15 15:51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三是19位成年听力残疾人故事分享专场,是在我们的听力大讲堂APP用视频的形式与大家互动,为听障儿童家长和成年听力残疾人带去信心和希望。

荆晓强
05-15 15:51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二是中国联通推出优惠资费的唯爱王卡,并设计了可以帮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接打电话的小程序,通过语音文字互转的形式,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也可以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

荆晓强
05-15 15:51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再说到协会,我们也是把助残日作为一个时间节点,在此前后筹备相关主题活动。像今年,我们将在全国助残日开展三个活动,一个是残疾预防,我们联合向社会宣传科普耳聋基因筛查和儿童安全用药专业知识。

荆晓强
05-15 15:50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从一开始,全国助残日是残联协调残工委单位,一起发文,上下联动、宣传动员。当全国助残日成为日历上标注的一个特殊日子,各大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厂家、经销商纷纷加入,虽然带有些许商业宣传,但是为宣传社会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他们天天与听力残疾人接触,对听力残疾人的需求和状况相对更加了解。

荆晓强
05-15 15:49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第三点感悟是助残日从残联单面宣传,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再到协会积极主动参与。

荆晓强
05-15 15:49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后来对于听力残疾人的正面新闻点也逐渐增多,有的克服自身障碍考取博士,有的跟健听人同等竞争并且脱颖而出等等,听力残疾人的正面形象逐步深入人心,负面的宣传逐渐淡出,听力残疾人的真正需求得到了社会关注。

荆晓强
05-15 15:48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后来随着助残日多种活动的宣传,社会人士逐渐知道和了解听力残疾人。其中有一年的全国助残日,宣传的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千手观音的巡回演出。

荆晓强
05-15 15:48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而他们犯罪行为的背景原因,实际上是因为很多听力残疾人找不到工作,生活贫困,入不敷出,极其羡慕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就让真正的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而听力残疾人落进圈套后不知如何报警,因为听力语言障碍,无法接打电话报警,最终导致了可悲的结果。而在那个年代,却成了博取大众眼球的新闻。

荆晓强
05-15 15:47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因为类似的报道太多,于是当年一位聋协的名誉主席丁佑,他本人也是一位报社的编辑,专门给中国残联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协调媒体,多报道听力残疾人的正面形象,听力残疾人黑社会及犯罪分子毕竟是少数,放到社会大环境中更是极少数。

荆晓强
05-15 15:47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对于听力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来说,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印象,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前辈,相信在残疾人圈子里的老前辈都有印象,就是听力残疾人在某一段时间是什么?“小偷”、“扒手”……甚至当时的《解放日报》还做了一个大版的“公安为民除害,侦破‘哑巴帮’”,原标题记不清楚了,大意就是一个黑社会团伙“哑巴帮”被公安部门侦破,成员都是听力残疾人。

荆晓强
05-15 15:46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第二点感悟是“残疾”这件事情逐渐得到正面宣传。

荆晓强
05-15 15:46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通过每年助残日主题的宣传,听力残疾人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再被藏着掖着了,而是主动公开讨论诉求,放下心理障碍,寻求社会支持。

荆晓强
05-15 15:46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第二个概念是“二次听障”。听力残疾人佩戴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之后,也不能完全达到健听人的听力水平。如果社会信息无障碍环境跟不上,还是会存在很多障碍,听力残疾人仍然寸步难行。

荆晓强
05-15 15:45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而现在的佩戴人工耳蜗的口语使用者,开始公开面对社会,主动发声。他们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一个是“玻璃墙”的概念。他们描述听力残疾其实是健听人与听力残疾人之间隔着的一堵“玻璃墙”,墙两边的人能够互相看得到,但沟通时这堵墙就出现了,阻隔了双方的信息交流,无形中产生了障碍。

荆晓强
05-15 15:45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而听力残疾口语使用者他们大多深度潜伏,社会人士看不到也不知道,佩戴助听辅具的听力残疾人也不对别人说自己听力不好,除非当他开口说话,会被问“你是哪里人?”、“你是喉部有问题吗?”。

荆晓强
05-15 15:44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如果看到有听力残疾手语使用者在公共环境打手语,周边很多人或者围观在旁指指点点、或者迅速走开,但现在大家已经见多不怪了。

荆晓强
05-15 15:43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30年来,通过举办助残日宣传活动,对社会文明进步,残健共融的社会氛围的建立,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虽然听力残疾群体仍能明显感受到社会人士投来的异样眼光,但是这种情况确实在减少。

荆晓强
05-15 15:43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后天就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了,今年的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随着国家设立全国助残日,社会各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群体,同时,全国助残日又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听力残疾人群体从被帮助者、被宣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倡导者。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回顾这三十年间发生在听力残疾人身上的种种变化,有几点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

荆晓强
05-15 15:42

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 赵琳娜: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今天的座谈会。

荆晓强
05-15 15:40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赵琳娜发言。

荆晓强
05-15 15:40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在此感谢中国残联和各个部门对于精神残疾人所有的关心,我们相信在全国助残日的宣传渠道里,精神性康复是大家都关心的事情,精神残疾人也可以获得更好更正面的认识,获得共有的机会。 谢谢大家。

荆晓强
05-15 15:39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现在您看到的关于精神残障人士的宣传,到现在为止,疫情期间已经有两起持刀行凶的了。好事没法出门的感觉。中国精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跟全国各省的精协和全国孤独症家长在各省有服务站,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尽量做好家属和家长们自身的工作和康复者的工作。

荆晓强
05-15 15:38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我们唯一提出来希望,至少今天在座的各位都能够更客观地去看待现在的宣传当中出现精神残障人士几乎很少有正面的宣传,因为他们没法正面宣传,当他康复了之后,哪怕是精神分裂症人士,当他服药之后90%是非常的稳定的,他在社区里面跟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要特别正面报道的地方。

荆晓强
05-15 15:37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不光是全国助残日30周年,而是在更早的时候,残联开展工作以来对于精神残疾人这个群体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康复、就业等等,宣传这边也都不在话下。

荆晓强
05-15 15:37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所以精神残障人士能做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有很多的政策可以让他们享受,所以我们在做“精神政策进万家”的活动,让精神障碍康复者获得了比较好的支持。

荆晓强
05-15 15:36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他们成了专家以后就可以在同伴之间,病友之间,家属之间做一些工作。甚至现在在北京的UFE可以做到社区里面,到家庭里面给其他精神病康复者做一些服务,拿药、看医生等。另外,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不知道您对于精神残障人士的贫困程度是不是有了解,因为他们自身在就业上有非常大的困难,不在于工作能力,而是因为大家对他的精神不稳定性害怕,同时他的家人也是不能够工作的。

荆晓强
05-15 15:36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另外温主席非常担忧她女儿成为精神分裂的那个群体,在中国精协的工作当中服务对象分成分裂症的群体和孤独症的群体,分裂症的群体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主要做两件事,一个是UFE培训(精神残障人士的康复者及家属专家的培训)。

荆晓强
05-15 15:35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 中国精协在做孤独症工作的时候,对孤独症的服务机构、康复人才建设、全国孤独症家长的携手计划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荆晓强
05-15 15:35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 今天我们谈的是全国助残日30周年的座谈,全国助残日的提出就是对残疾人的工作做更广泛的社会宣传,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可是对于精神残障这个领域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宣传方面取得的成就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过去30年的全国助残日的30个主题当中两次提到了关爱孤独症的儿童,有一次提到了跟孤独症孩子相关的特殊教育的问题。

荆晓强
05-15 15:34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 冯新:大家下午好,我代表中国精协主席温洪跟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精协的一些情况。对于精神残障这样一个特别特殊的类型来说,虽然在全国的残障人士的总人数当中统计的时候只有820万,但是我想大部分的多重残疾里面会并发精神残障,或者是智力残障。

荆晓强
05-15 15:33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家委会副主任冯新发言。

荆晓强
05-15 15:31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 回顾过往脚步坚实有力,在今天这个日子不由自主的展望未来,我们坚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盲人的文化需求将会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态势,我们也相信一定能够把握住这个发展机遇,继续努力为盲人提供更精准的文化服务。作为一个残疾人,我们也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未来我们的残疾人事业一定会更加辉煌,每一个残疾人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

荆晓强
05-15 15:31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 第三个是2017年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残联五部委启动的盲文智能读书功能,1000台盲用电脑配发到全国100所盲校,特教学校,让盲人尽享阅读之美。通过这个工程的实施真正实现了以中国盲文图书馆为服务枢纽,与全国400家公共图书馆,100所特教学校为服务阵地,以各级盲人协会为联系纽带的盲人文化保障体系初步建成。这些标志性的事件,都是具体的让盲人越来越多的享受到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的同时,也是我们党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最生动的体现。

荆晓强
05-15 15:31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 第二个是2011年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的建立,就是今天所在的大楼,这个图书馆的建立,使得我们盲人有了一个精神文化的阵地。9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挥五个中心,一个窗口的基本职能,不断地创新服务手段,不断地提升服务技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现在一年900多场各类文化活动,极大的凝聚了盲人,9年来通过不断地努力把这个图书馆真正建成了盲人的精神文化家园。

荆晓强
05-15 15:30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 第一个是2004年中国盲人出版社划转到中国残联主管,盲文出版事业实现了发展的快车道。无论是盲文出版,大字版、有声读物、无障碍电影等文化产品既提高了质量,数量也翻倍增长,许多产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

荆晓强
05-15 15:30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我深知如果没有党的残疾人事业,绝不会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在盲文出版社,盲文图书馆工作26年,这26年来我始终伴随着盲人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一同成长。我认为,我们盲人文化事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荆晓强
05-15 15:30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这是当时我的时候,80年代初的时候每个残疾人面临的普遍的问题,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该往何处去,我们做了很多设想,怎么也没想到,包括我的父母、我的亲人和我自己在内没有想到我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这么好这么大的平台,让我能尽情的挥洒汗水,为全国1000多万盲人的文化权益而努力工作,这就是我真实的幸福。

荆晓强
05-15 15:29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后来我父母说,要不然给你买一把小提琴你好好学一学,练好了以后就可以上街头表演,好歹可以由一口饭吃。长大以后在街上看到有盲人拉二胡、吹笛子的等,但是还没看到拉小提琴的,我想我父母根本区别不了二胡和小提琴。

荆晓强
05-15 15:28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所谓的现实就是一个盲孩子的一生要怎么渡过,怎么办,怎么谋生,开始我的父母设想,我们健在就一直养着你,父母将来百年之后会有哥哥和妹妹继续照顾我,虽然当时我年纪很小,当时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无比愤懑,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怎么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即使是父母亲人也无法接受。

荆晓强
05-15 15:28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我生于1973年,3岁失明,刚刚失明的时候我们这个家庭非常难以接受,一个孩子突然失明了,5、6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求医问药,看完了名医,看游医,看完游医看神医,看到最后钱花光了,病也没治好,不得不面对现实。

荆晓强
05-15 15:27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的每一步的成长都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荆晓强
05-15 15:27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这3年我来盲人群体感受到的,除了党和国家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扶持和帮助,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荆晓强
05-15 15:26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甘肃的盲人何燕生创办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吸纳100多名残疾人兄弟姐妹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山东的盲人创办了高科技公司,自己赋予了不忘带领其他残疾朋友共同致富。

荆晓强
05-15 15:26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也有一些优秀的盲人开始进入IT领域成为工程师、程序员,也有很多优秀的盲人选择自主创业,取得了成功的同时,也带领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共同富裕。

荆晓强
05-15 15:26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记得我小的时候,盲童的入学率只有3%,30年过后再看,增长了何止10倍,盲人在2014年普通高考开始为盲人提供合理便利,有更多的盲生通过参加普通高考得以进入普通高校就读,盲人就业虽然还是以按摩为主,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很多盲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全国医疗资格考试,真正的进入医疗体系,成为医生。

荆晓强
05-15 15:24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 何川:大家下午好。5月17号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回顾这30年来,我们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从盲人群体的角度看,我们盲人充满了很多感慨,充满了感动,无论是从盲人的教育、就业、脱贫、文化、康复等等方面,都能体现30年来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

荆晓强
05-15 15:23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有请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发言。

荆晓强
05-15 15:22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汪凯燕:中国肢残人协会这几年开展了一系列的扶助残疾人创业就业的工程。今天是全国助残日,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几年,在中国残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把我们的工作向深度和广度上开展,造福全国的肢残人,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做贡献。

荆晓强
05-15 15:22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汪凯燕:目前,“希望之家”在今年和明年准备继续推出职业康复,让他们实现就业。特别是昨天我们刚开了一个座谈会,准备推出电商创业就业扶持工程,实现“五带一”工程,就是五个爱心志愿者帮扶一个残疾人在淘宝上开店,实现脱贫攻坚。

荆晓强
05-15 15:21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汪凯燕:目前全国“希望之家”已经有120多家,而且有9万多名脊髓损伤者在“希望之家”开展活动。生活重建在中国残联康复部的支持下,已经为全国培育了300余名金种子,他们散布在全国各个“希望之家”,帮助中途残疾的残疾人进行康复,通过康复才能真正的走向社会。

荆晓强
05-15 15:20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汪凯燕:二是在海迪大姐的关心支持下推出了“希望之家工程”,在这个工程当中开展了生活重建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让那些脊髓损伤者,中途受伤的那些重度残疾人重新生活,走向社会,这项工程目前正在全国深入开展。

荆晓强
05-15 15:19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汪凯燕: 首先,这几年我们深入全国各省市开展调研,根据肢残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助残攻坚的工程,主要做了:一是推出了战略计划,社会企业、社会机构给我们不能走出家门的残疾人做手术,让他们能站起来,能行动起来,能够参加社会的劳动。

荆晓强
05-15 15:18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汪凯燕: 中国肢残人协会是咱们一个代表全国肢残人的法人社团,在脱贫攻坚战中作了大量工作。

荆晓强
05-15 15:18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汪凯燕: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下面我代表中国肢协发言。

荆晓强
05-15 15:13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下面,请中国肢残人协会汪凯燕副主席发言。

荆晓强
05-15 15:06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此外我们还邀请了热心助残的代表: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孙文启先生,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孙金政先生。此外,参加座谈的还有主办、协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一直以来热心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的中央媒体的记者朋友们。今天我们的座谈会将通过中国网图文直播。衷心欢迎大家的到来。

荆晓强
05-15 15:06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我们特别邀请了参加全国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先进事迹网络报告会的代表,他们是:江西省芦溪县自强脱贫代表欧阳晖、山西省夏县自强脱贫代表郝能吉、河北省张家口市助残扶贫代表范为华。我们邀请了残疾人事业研究领域的专家代表,他们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宋新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杨立雄教授,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李玉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范娟娟研究员,以及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张万洪教授和社会学系陈煦老师通过视频与我们连线。

荆晓强
05-15 15:05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同志,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许正明同志,原中国残联理事、宣文部主任赵济华同志,原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陈新民同志,原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王涛同志,原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魏孟新同志。专门协会的代表: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先生,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温洪女士,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汪凯燕先生,中国聋人协会秘书长助理赵琳娜,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婷。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张雁华女士。

荆晓强
05-15 15:05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因此,在助残日来临之际,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华夏时报社协办,举行全国助残日30周年座谈会,并且很荣幸地邀请到各方嘉宾来分享30年来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感受和体悟,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座谈会的嘉宾:

荆晓强
05-15 15:04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30年来,残疾人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残疾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受助者变为积极参与的主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改革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像海迪主席那样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优秀残疾人。扶残助残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和行动自觉。历年开展的29次全国助残日就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变化的缩影。

荆晓强
05-15 15:04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我国残疾人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兴起。199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其中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荆晓强
05-15 15:03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再过两天,就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前不久,海迪主席亲自参与全国助残日主题歌曲《一个也不能少》创作时,特别强调,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今年的全国助残日意义非同寻常,要求各级残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努力实现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落实好各项工作部署,努力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荆晓强
05-15 15:03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会长 郭利群:尊敬的程凯副理事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